[实用新型]大功率电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75722.1 | 申请日: | 2012-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962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童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启兴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C7/00 | 分类号: | H01C7/00;H01C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郑自群 |
地址: | 61113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功率 电阻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功率电阻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厚膜电阻使用的是丝网印刷然后用高温烧结聚合的技术,电子是先在陶瓷基体上形成电极,然后再印刷,烧结电阻层,在两个不同的膜层界面之间就必然会存在一个搭接部位,同时在此形成一个具有欧姆级别的接触电阻,如果采用这种传统的一次印刷、一次烧结的方法,由于电阻膜层与电极是单面接触,接触面积较小,当有瞬间大电流通过电极掺入电阻膜层时,在搭接处就会由于具备负荷过大而被击穿、烧毁,从而导致电阻器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大功率电阻器,它能够有效地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在电阻膜层上覆盖了二次电极,使电阻膜层与电极间形成双面接触,增加了接触面积,降低了接触电阻,从而大大降低了搭接处被击穿、烧毁的风险,增强了电阻器的耐负荷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大功率电阻器,包括电阻基体,在电阻基体的上、下表面上分别设有散热器和电阻膜层,所述电阻膜层顶面的两端上烧结有一次电极,所述电阻膜层底面的两端上还烧结有二次电极,在二次电极两端均设有引出端。
作为优选,所述电阻膜层上覆盖有盖板,所述盖板与电阻膜层之间用胶粘连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电阻基体为陶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在电阻膜层上覆盖了二次电极,使电阻膜层与电极间形成双面接触,增加了接触面积,降低了接触电阻,从而大大降低了搭接处被击穿、烧毁的风险,增强了电阻器的耐负荷能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为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阻膜层与一次电极、二次电极双面接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现有技术中电阻膜层与一次电极单面接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到图3所示,一种大功率电阻器,包括电阻基体1,该电阻基体1为陶瓷。在电阻基体1的上、下表面上分别设有散热器5和电阻膜层3,所述电阻膜层3顶面的两端上烧结有一次电极2,所述电阻膜层3底面的两端上还烧结有二次电极4,在二次电极4两端均设有引出端8,所述电阻膜层3上覆盖有盖板6,所述盖板6与电阻膜层3之间用胶7粘连连接。
如图4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电阻膜层3与一次电极2单面接触的结构示意图,对比图3中电阻膜层与一次电极2、二次电极4双面接触的结构,电阻膜层3与一次电极2、二次电极4间形成双面接触,增加了接触面积,降低了接触电阻,从而大大降低了搭接处被击穿、烧毁的风险,增强了电阻器的耐负荷能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启兴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启兴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757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压器拉板与夹件连接结构
- 下一篇:防型线侧翻的随动定位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