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注塑模具面状排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72991.2 | 申请日: | 2012-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817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张福强;赵如勇;王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英联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34 | 分类号: | B29C45/34 |
代理公司: | 山东清泰律师事务所 37222 | 代理人: | 聂磊 |
地址: | 26611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塑 模具 排气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的排气装置。
背景技术
大型电视机后壳模具的注塑表面积很大,大部分采用6个或8个以上的阀式浇口,并且表面会有很多散热网孔。这样在模具表面就会产生排气不顺导致表面熔接痕数量多而且非常明显,产品表面质量达不到设计的外观要求,严重影响产品的档次。解决此问题一般采用包括常规排气镶件13、定位销14、排气槽15、固定螺丝孔16组成的镶拼式排气块装置,但是该装置制作复杂,只对排气块拼接线的位置有排气效果,排气位置不易调节,限制性较大。而且由于是现线状排气,排气效果一般,且产品容易跑飞边,导致镶拼表面不平整外观粗糙,导致产品质量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领域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模具表面实现面状排气、不易产生飞边、结构紧凑、方便位置调整且排气平稳的模具排气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排气装置,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注塑模具面状排气装置由排气钢镶件安装槽、排气钢镶件和排气孔组成;排气钢镶件安装槽对应熔接痕位置设置在模具中,排气钢镶件固定在排气钢镶件安装槽中,排气孔与排气钢镶件安装槽相连接。
首先,困于产品内部的废气就会穿过排气镶件后通过出气孔排出模腔外,从而有效的解决了产品困气问题。其次,此种方式的排气块排气范围呈面状,面积较大,不仅仅局限于镶拼线位置,而是对整个镶块覆盖范围内都有很好的排气效果。此种方式相当于把原先的几条线的排气范围扩大至一个面的区域,效果改善明显。排气范围加大相当于对排气位置计算方式的要求相应的降低了,大大增加了模具排气的控制能力。
此种方式的另一种好处就是排气装置作为一个整体,有利于模具中残留气体的排出,从而消除或减轻熔接痕的产生,改善产品的外观质量和熔接强度。表面很容易做成平整的,相对的排除了跑飞边造成外观不良的风险。
使用该装置缩短了加工周期,简化了模具制作工艺,提高了模具质量,具备了批量生产的能力。
为了实现更好的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注塑模具排气装置,可以采用以下措施: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注塑模具排气装置的排气钢镶件为LED排气钢。使用LED钢排气效果均匀,更易控制模具的排气效果。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注塑模具排气装置的排气钢镶件上设有排气钢固定螺纹孔,通过螺栓与模具连接。通过螺纹连接,保证高温状态下,排气镶件与模具的紧密相连,保证模具持续排出困气,从而满足排气装置消除熔接痕作用的稳定性,提高了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模具整体示意图。
图3是排气钢镶件零件图。
图4是通过模流分析得出的熔接痕位置图。
图5是现有技术示意图。
图中标注:1-顶板;2-热流道板;3-定模板; 4-产品;5-排气钢镶件;6-动模镶芯;7-动模板;8-模脚;9-顶出板;10-底板;11-熔接痕;12-排气钢固定螺丝孔;13-常规排气镶件;14-定位销;15-排气槽;16-固定螺丝孔;17-排气钢镶件安装槽;18-排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注塑模具面状排气装置由排气钢镶件安装槽17、排气钢镶件5和排气孔18组成;排气钢镶件安装槽17对应熔接痕位置设置在模具中,排气钢镶件5固定在排气钢镶件安装槽17中,排气孔18与排气钢镶件安装槽17相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注塑模具排气装置的排气钢镶件为LED排气钢。注塑模具排气装置的排气钢镶件上设有排气钢固定螺纹孔12,通过螺栓与模具连接。
熔接痕11是由于来自不同方向的熔料前端部分被冷却、在结合处未能完全融合而产生的。多浇口模具的多股熔料充模时必然会产生熔接区域,加之模具结构特征的影响:如模芯阻力,壁厚差异,转角等致使多股熔料充模速度的差异,会在产品表面产生一股或多股明显的熔接痕11迹。熔接痕11会影响产品的外观和强度,降低产品质量。通过模流分析可以在模具设计前找到产品会产生明显熔接痕11的区域并设置排气机构,利于模具中残留气体的排出,从而消除或减轻熔接痕12的产生,改善产品的外观质量和熔接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英联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未经青岛英联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729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加工PET原料的螺杆
- 下一篇:一种注塑薄壁管件的模具进胶流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