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处理含氟工业污泥及其含氟气体的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70481.1 | 申请日: | 2012-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444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黄靖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靖宇 |
主分类号: | C02F11/16 | 分类号: | C02F11/16;B01D4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9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处理 工业 污泥 及其 氟气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工业污泥的处理设备,具体的是一种处理含氟工业污泥及其挥发出来的气体的设备。
背景技术
氟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但是工业生产对含氟废水、废气的不彻底治理,容易造成动植物、人体的危害。氟在动植物体内累积产生的影响或表现为品质的改变,或表现为器官的畸变。同时氟也能抑制农作物的新陈代谢、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对于含氟废水的治理,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方式:化学沉淀法、混凝沉淀法、吸附法、反渗透法、电凝聚法、液膜法、共蒸馏法等。其中最常用的为化学沉淀法。所谓的化学沉淀法就是在含氟废水中加入化学品进行处理,形成氟化物沉淀物或氟化物在生成的沉淀物上共沉淀,通过沉淀物的固体分离达到氟离子的去除。常用的化学品有石灰、电石渣、磷酸钙盐、白云石等。另外,化学沉淀法一般用于处理高浓度含氟废水,钙盐沉淀法最用常见,即形成CaF2沉淀去除氟离子。因此,对于氟的处理就转化为处理氟化钙污泥的问题。氟污染物经过气、液相最终都将集中到固相中(污泥中)。一般都是参照市政污泥、一般固体废物、危险废物的处理方式来处理含氟污泥。对于此类污泥处理的原则主要仍是依据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三化”原则,常见的适用于工业污泥处理处置的方法有填埋、干化、焚烧。填埋处理只适于一般的固体废物,对于危险废物需经过无害化处理后方可填埋,因此,对于直接填埋的处理方式越来越少被人们所采用,也不适于处理含氟工业污泥。焚烧作为市政污泥中能实现最大量的减量化技术,消除污泥中的有机物,稳定污泥中的重金属等,但是其处理成本过高。另外,对于工业污泥,其本身不含大量有机物需要大量的助燃剂。因此,焚烧是不宜采用的技术。干化主要是指通过热源直接或间接的加热污泥,使污泥中的水分蒸发,达到减量化的目的,是污泥处置的预处理手段。干化后的污泥可以用作发电厂的替代燃料、直接填埋或者焚烧。但是由于焚烧过程中氟重新被释放,从固相又转移到气相,因此增加对废气的处理十分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处理含氟工业污泥及其含氟气体的设备,该处理含氟工业污泥及其含氟气体的设备具有投资少、易维护、能够有效处理氟化钙工业污泥,并能够进一步对尾气进行吸收和利用,防止二次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处理含氟工业污泥及其含氟气体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依次设有干燥含氟工业污泥的流化床干化炉、干燥含氟气体的气体干燥库、氢氟酸收集罐,所述流化床干化炉上设有气固分离器和返料机构,所述气体干燥库从顶部依次设有鼓风机、盐酸喷淋器、冷却管、废液收集槽,所述流化床干化炉、气体干燥库、氢氟酸收集罐依次通过管道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完善和补充的实施方式:
所述流化床干化炉的炉膛的底部设置有布风板,在布风板的下侧设计一个进风口和排渣口,炉膛的中部采用束腰形式,束腰结构上方布置有对称的二次进风口,在炉膛的顶部设有出口,所述底部相连的炉膛下部为渐扩结构部。
本实用新型是将氟化钙污泥含水率由60%降至30%,即将氟化钙污泥投入流化床焚烧炉内干化,适用量为每天投加25t氟化钙污泥,经充分干化后可产生7000m3/d尾气。由于干化过程中部分氟重新被释放,从固相又转移到气相,因此增加对含氟废气的处理十分必要。提供一套500m2的干燥库,垃圾在干燥床内受到3种干燥作用:密相区约900℃高温床料辐射热的干燥;干燥床下总风量1%~10%的150℃干燥风的对流干燥;垃圾自身局部热解、燃烧产热的干燥。在这3种干燥作用下,气相干燥空间温度能达到200~500℃,但垃圾层内部则主要靠干燥风的对流作用,因此,大多数垃圾在干燥床上的干燥过程的是在100~300℃下进行的。尾气在干燥库充分干燥8小时后进入之后的冷凝系统。气态氟因此由气相转入液相,含氟废水在冷凝塔内与喷淋出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氟酸,实现氟的固定与转化,生成的氢氟酸可用于其他工业途径。整套处理设备最大程度的实现了氟化钙污泥的无害化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靖宇,未经黄靖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704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保温柜的顶灯固定结构
- 下一篇:一种学习机电路中的开机控制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