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铁型覆砂铸球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69569.1 | 申请日: | 2012-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839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兴建;史正兴;张瑞有;王永生;王志熙;李耀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五矿邯邢矿业有限公司邯郸机械设备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6 | 分类号: | B22C9/06;B22C9/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63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型覆砂铸球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成型用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主要应用于自动化或机械化铸造磨球生产线,用于生产高品质的铸造磨球的铁型覆砂铸球模具。
背景技术
模具是生产磨球不可缺少的设备,传统的金属型模具主要应用于手工作业。现有的自动化或机械化铸造磨球生产线上的模具,虽然也为铁型覆砂模具,如图1所示,但模具型腔2不加工,为铸造毛坯面,毛坯面有高点又有低点,为了保证磨球型腔覆砂层3完整,覆砂层3都较厚,一般为4~8毫米,增加了覆膜砂用量,且覆砂层厚度无规律,不利于磨球顺序结晶,影响产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铁型覆砂铸球模具,可以解决目前铁型覆砂铸球模具覆膜砂用量大,不利于磨球顺序结晶,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
通过以下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铁型覆砂铸球模具,包括:本体,本体内设有型腔,型腔上设有浇口,型腔内表面设有覆砂层,所述覆砂层的厚度为:从浇口周围至远离浇口处的覆砂层的厚度逐渐减小。
上述模具中,所述覆砂层中浇口周围的覆砂层厚度最厚。
上述模具中,所述浇口周围的覆砂层厚度为4毫米。
上述模具中,所述覆砂层中远离浇口位置的覆砂层厚度最薄。
上述模具中,所述远离浇口位置的覆砂层厚度为2毫米。
上述模具中,所述从浇口周围至远离浇口处中间部位的覆砂层厚度为3毫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使覆膜砂厚度从浇口周围至远离浇口处逐渐减小,节约了覆膜砂的用量,比现有型腔不加工的模具覆膜砂用量减少了1/2~2/3;该模具实现了磨球的顺序凝固,避免了磨球内部缩孔缩松,提高了产品质量。该模具覆砂层较薄,产品表面硬度较高与金属型接近。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模具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具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铁型覆砂铸球模具,包括:本体21,本体21内设有型腔22,型腔22上设有浇口23,型腔22内表面设有覆砂层24,所述覆砂层24的厚度为:从浇口23周围的覆砂层241至远离浇口处(距离浇口最远处)覆砂层242的厚度逐渐减小。
上述模具中,覆砂层24中浇口周围的覆砂层241厚度最厚。
上述模具中,浇口周围的覆砂层241厚度为4毫米。
上述模具中,覆砂层24中远离浇口位置的覆砂层242厚度最薄。
上述模具中,远离浇口位置的覆砂层242厚度为2毫米,即距离浇口23最远处的覆砂层242厚度为2毫米。
上述模具中,从浇口周围至远离浇口处中间部位的覆砂层243厚度为3毫米。
磨球品质的好坏由铁型覆砂模具的覆砂层决定,覆砂层过厚,不仅增加用砂量,增加成本,还会产生大量的气体,气体渗入磨球形成皮下气孔,影响磨球质量。过厚的覆砂层降低了磨球的凝固速度,降低磨球硬度,同时还会造成磨球内部产生缩孔、缩松,加大破碎的几率。
为了使得磨球在模具型腔内顺序凝固,覆砂层的厚度必须不同,远离浇口位置的覆砂层厚度应尽量薄,覆砂层越薄铁水凝固越快,浇口周围的覆砂层最厚,铁水最厚凝固,中间依次过渡。
实际中对铁型覆砂铸球模具型腔的覆砂层进行加工,模具型腔加工后为规则的椭圆形,铸型浇口最远端覆砂层为2毫米,覆砂层厚度向浇口逐渐增厚,浇口位置最厚为4毫米。型腔全部加工模具覆砂层的厚度比型腔不加工的模具覆砂层厚度降低了1/2-2/3。覆砂层厚度的逐渐过渡,保证了磨球的顺序凝固,提高了产品质量。
该模具节约了覆膜砂的用量,比型腔不加工模具覆膜砂用量减少了1/2-2/3;实现了磨球的顺序凝固,避免了磨球内部缩孔缩松,提高了产品质量;由于模具的覆砂层较薄,产品表面硬度较高与金属型接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五矿邯邢矿业有限公司邯郸机械设备分公司,未经五矿邯邢矿业有限公司邯郸机械设备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695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