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轨道车辆前窗玻璃安装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56434.1 | 申请日: | 2012-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066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安春雷;黄召明;孙笃玲;刘和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5/02 | 分类号: | E04H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23 | 代理人: | 曲艳 |
地址: | 26611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轨道 车辆 窗玻璃 安装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一种轨道车辆前窗玻璃安装平台,属于轨道车辆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轨道车辆前窗玻璃安装工艺多为人工安装。考虑到轨道车辆前窗玻璃弧形较大,造成了操作人员需要在不同的作业高度下进行操作,且作业时间较长。在保证作业高度点不超过人体可达范围的前提下,轨道车辆前窗玻璃的安装作业高度最低点距平台的高度约为560mm,通过虚拟软件的仿真操作可以发现,工人在此处进行测量、打胶及调整玻璃位置时,必须弯腰或蹲下才能进行操作,这样不适的姿态会加剧人体的疲劳程度,对测量的准确度和打胶的质量有很大影响,降低安装的可靠性。此外,长期的弯腰和下蹲工作姿态会造成操作工人躯干姿势的损伤,引发职业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使操作人员可以在不同的作业高度进行装配工作,以提高作业舒适度,保证轨道车辆前窗玻璃安装作业质量的新型轨道车辆前窗玻璃安装平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轨道车辆前窗玻璃安装平台,包括围绕在车体周围用于安装操作的平台主体,在所述平台主体的四周设置有高空护栏,在所述平台主体的至少一侧设置移动扶梯,所述平台主体的下方设置用于支撑的支撑架,所述平台主体上具有高于或低于所述平台主体上表面的辅助平台。
进一步,所述辅助平台位于所述车体的正前方位置,所述辅助平台的上表面低于所述平台主体的上表面。
进一步,所述辅助平台上表面与所述平台主体上表面之间的高度差为250mm至320mm之间,优选为290mm。
进一步,所述平台主体的上表面距离车体下表面的水平高度为600-700mm,优选为 640mm。
进一步,所述平台主体和所述辅助平台在靠近车体的部分,其边缘弧度与车体的外形近似。
进一步,所述平台主体和所述辅助平台的边缘与车体的间距为30mm~ 60mm。
综上内容,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新型轨道车辆前窗玻璃安装平台,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特别是根据虚拟仿真结果确定其台位的高度差,使操作工人可以在不同高度的安装平台,较为舒适完成轨道车辆前窗玻璃安装各项工作。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 是本实用新型侧向结构示意图。
如图1和图2所示,车体1,平台主体2,移动扶梯3,支撑架4,高空护栏5,辅助平台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轨道车辆前窗玻璃安装平台,用于安装位于车头前方的前窗玻璃,安装平台包括围绕在车体1周围用于安装操作的平台主体2。在平台主体2的四周设置有高空护栏5,高空护栏5采用金属材料,保证在安装平台上的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在平台主体2的一侧设置移动扶梯3,供工作人员上下平台。平台主体2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支撑的支撑架4,使平台主体2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平台主体2为双层结构,即在平台主体2的中央还具有高于或低于平台主体2上表面的辅助平台6。因为前窗玻璃在靠近车体1顶端的位置高度较低,本实施例中,辅助平台6设置于车头1的正前方位置,而且辅助平台6的上表面低于周围的平台主体2的上表面。操作人员在固定前窗玻璃最低点的位置时,可以站到辅助平台6上,工作人员依然可以直立身体进行操作。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设计平台主体2的上表面距离车头部的车体1下表面的水平高度H为600-700mm,根据虚拟仿真软件模拟人的实际动作,通过分析虚拟人的疲劳度,该高度H优选采用640mm。另外,因为前窗玻璃的高度差大约在 735mm范围内,辅助平台6上表面与周围的平台主体2的上表面之间的高度差D设计在250mm至320mm之间,根据虚拟仿真软件模拟人的实际动作,通过分析虚拟人的疲劳度,该高度差D优选采用290mm。高度H和高度差D的确定,使操作工人可以在不同高度的安装平台,以较为舒适的作业姿态完成测量、打胶等工作,避免弯腰及蹲下等姿势的出现,减少疲劳积累,既提高了工作质量和生产效率,同时又降低了职业病的引发概率。
平台主体2和辅助平台6在靠近车头1的部分设计加工成弧形,其边缘弧度与车头1外形相近似,平台主体2和辅助平台6的边缘与车头1的车身的间距为30mm~ 60mm之间,这样可以避免平台主体2和辅助平台6的内边缘与车身表面相互摩擦碰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564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维激光机标刻系统
- 下一篇:可移动式螺柱焊工装下电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