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废棉回收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53953.2 | 申请日: | 2012-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055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田光祥;张吾贤;刘聚伦;郭荣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欣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G11/00 | 分类号: | D01G1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 33230 | 代理人: | 陈辉 |
地址: | 31120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收 利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领域,是一种对化学纤维纺纱过程中的废棉进行处理后可以重新利用的装置。
背景技术
化学纤维用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物质为原料、经过化学或物理方法加工而制得的纤维的统称。因所用高分子化合物来源不同,可分为以天然高分子物质为原料的人造纤维和以合成高分子物质为原料的合成纤维,简称化纤。
由于耕地的减少和环境保护的重视,天然纤维(棉、麻、毛、丝)的产量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制约,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化学纤维的应用将得到大幅度提高。虽然化学纤维相对于天然纤维来说,具有含杂少、整齐度好等特点,但在加工过程中容易产生并丝、僵片,在纺纱过程中必须将并丝、僵片通过除杂设备去除掉,否则会影响纱线的质量。由于纺纱过程中的除杂设备在除去并丝、僵片的同时,也将一些好用的纤维也随着并丝、僵片一起除去,这就造成了纤维的浪费,影响纱线的制成率。为了能将这些落棉重新利用,我们实用新型了这样一种废棉回收利用装置及处理方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专利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回收率高、降低资源浪费的废棉回收利用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废棉回收利用装置,其中,该废棉回收利用装置包括连续喂棉装置、梳理除杂装置、落杂收集装置以及棉条处理装置;所述的连续喂棉装置包括平帘、斜钉帘,斜钉帘的一端与平帘的输出端连接,斜钉帘另一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均棉辊、第一剥棉辊,第一剥棉辊的下方设置有振动棉箱,振动棉箱下方设置有输送平帘;所述梳理除杂装置包括依次配合的喂棉罗拉、刺辊、除尘刀、锡林道夫机构以及大压辊,喂棉罗拉与输送平帘的输出端对应,除尘刀位于刺辊的下方;所述的棉条处理装置包括第一风机、第一风管、尘笼、第二剥棉辊,第一风管的输入端对应着锡林道夫机构的输出端,第一风管的输出端与尘笼连接,尘笼与第一风机连接,第二剥棉辊位于尘笼的下方。
其中,所述的落杂收集装置包括布袋、第二风机、第二风管,所述的布袋与第二风机的输出端相连,第二风机的输入端与第二风管相连,第二风管的输入端位于除尘刀的下方。
其中,所述的锡林道夫机构包括锡林、道夫、剥棉罗拉以及紧压罗拉,锡林、道夫、剥棉罗拉以及紧压罗拉依次排列,锡林上方设置有活动盖板。
其中,所述的大压辊位于第一风管的输入端端口旁。
采用这种装置通过人工将废棉放入连续喂棉装置的平帘上,传送到斜钉帘上通过斜钉帘、均棉辊以及剥棉辊的作用将废棉制成棉层,传送到梳理除杂装置中,通过除尘刀的与刺辊的作用将废杂物质脱落,废杂物质通过落杂收集装置吸收走,剩下来可以使用的面料通过棉条处理装置吸收后制成成品,这种装置有效的提高了废棉利用率、减少了资源的浪费、降低了人工成本,而且采用落杂装置来吸收废杂物质可以避免人工淘落杂,减轻工作量和保证操作安全,同时又可以防止落杂箱被堵,解决杂质、并丝、僵块难以排出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欣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中欣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539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路障
- 下一篇:一种消防紧急预警广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