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红外触摸框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52314.4 | 申请日: | 2012-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487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隗雪峰;廖华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品奇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2 | 分类号: | G06F3/04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赵继明 |
地址: | 201818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触摸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触摸框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红外触摸框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触控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壮大,红外触摸设备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生产与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各种各样的设备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多媒体广告发布机、多媒体查询机、各式站台与电视播报等等,可见红外触摸已经距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红外触摸框会与电子显示屏配套使用,以达到随意操作显示屏上所显示的画面系统。为了保护显示屏的屏幕不被触摸时的误操作所破坏,现有的触摸屏基本上都会为红外触摸框配上一块玻璃,用来作为红外触摸框的载体,同时能保护显示屏不受伤害。这种架构的组装方式一般是红外触摸框与玻璃两相叠加,通过双面胶或其他方式组装在一起。现有触摸框与玻璃的组装方式见图1所示,触摸外框通过内部结构,将带有电子元器件的PCB板与滤光条组装在一起,这样就组成了触摸框的发射边与接收边,使触摸框具有触摸功能,此时的触摸框厚度为“D”。为了保护显示设备的显示屏,会在触摸框与显示屏之间加一层玻璃,此玻璃的厚度为“d”。这样就组成了完整的红外触摸屏,此时的红外触摸屏的总厚度为“D+d”,也就是触摸外框的厚度加玻璃的厚度,这样一来,就使得红外触摸屏的整体厚度有所提升,从而使红外触摸屏占用的厚度空间有所加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整体结构厚度较小、占用厚度空间小的红外触摸框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红外触摸框结构,包括触摸外框和玻璃,所述的触摸外框与玻璃连接,所述的触摸外框底部设有凹槽,所述的玻璃通过该凹槽镶嵌入触摸外框中。
所述的触摸外框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发射边框和接收边框,所述的玻璃连接在发射边框和接收边框之间。
所述的发射边框和接收边框内均组装有滤光条和带有电子元器件的PCB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红外触摸框结构在触摸外框底部设置了凹槽,玻璃可以通过该凹槽镶嵌进触摸外框中,产品整体厚度只有触摸外框的厚度而不增加玻璃的厚度,大大节省了红外触摸框结构所占用的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红外触摸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红外触摸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2所示,一种红外触摸框结构,包括触摸外框和玻璃4,所述的触摸外框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发射边框1和接收边框5,发射边框1和接收边框5底部的相对位置设置有凹槽,玻璃4连接在发射边框1和接收边框5之间,并通过凹槽镶嵌入触摸外框中。
所述的发射边框1和接收边框5内均组装有滤光条3和带有电子元器件的PCB板2,使触摸外框具有触摸功能。
设触摸外框的厚度为“D”,玻璃的厚度为“d”,且d<D。由于玻璃是镶嵌在触摸外框的凹槽内,从而触摸外框的厚度完全吸收玻璃的厚度,这样组成的红外触摸框结构的总厚度为“D”,也就是成品厚度只包括触摸外框的厚度而不增加玻璃的厚度。
上述所述的玻璃的厚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本实用新型结构中凹槽的尺寸也可根据玻璃厚度尺寸进行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品奇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品奇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523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