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结构非线性疲劳损伤测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51499.7 | 申请日: | 2012-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104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范晓望;张泳;蒋东霖;李林安;许太;李大志;魏仁杰;韩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4 | 分类号: | G01N3/34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魏征骥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非线性 疲劳 损伤 测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试验设备制造领域,主要用于对非金属材料和金属材料的非线性疲劳损伤进行疲劳寿命的测试和蠕变的性能检测。
背景技术
现在结构件在生产中应用的越来越广泛,无论是金属类、非金属复合材料类型的绳类零件都应用在各个生产领域。可以对绳类零件的整个拉伸及疲劳过程进行全程的测量和监控。采用更换不同形式的夹具对绳类等试验件进行夹持和测试,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进行绳类零件寿命的判断;并可以通过更换夹具的连接方式进行减振器的模拟测试试验。
尤其是现在海上作业需要稳定船身时和停船靠岸时都需要绳类件进行固定,由于海水具有腐蚀性,特别是对金属材料类的绳类零件的腐蚀影响到使用寿命,而且金属材料本身比较笨重,操作起来比较麻烦,这就要求新的耐腐蚀、重量轻可以承受大载荷的材料制成的绳类零件来代替比较笨重的金属材料,该种材料研制成功,可以对中国海油的海上作业提供很大的方便,做出巨大的贡献。鉴于以上的原因,必须进行该种材料的研究,同时也需要相关的试验设备对其进行测试,由于该种材料的应用环境特殊,经常受到海水的冲击和腐蚀,鉴于诸多元素研制开发了结构非线性疲劳损伤测试系统,该系统可以用于对新的研究的绳类材料进行性能及寿命的测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非线性疲劳损伤测试系统,以解决金属材料类的绳类零件在特殊环境工作时性能及寿命的测试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动态摆轮支架与整机地基固定导轨固定连接,动态部分支架通过加固梁与动态摆轮支架固定连接,并与变频电机地基固定导轨和整机地基固定导轨固定连接,构成整体的闭合框架,动态部分定位块与动态部分支架固定连接,T型丝杠通过T型丝杠轴承固定座与移动横梁和同步带轮一固定连接,偏心轮位置调整支撑与摆轮固定连接,偏心轮调整丝杠的两端分别与偏心轮位置调整支撑和摆杆移动座固定连接,偏心轮摆杆与摆杆移动座固定连接,摆杆移动座通过T型块与摆轮固定连接,摆轮摆轴与圆锥滚子轴承套接, 圆锥滚子轴承与摆轮支架转动连接, 伺服电机与静态部分支架固定连接,同步带轮二与伺服电机转动连接,同步带与T型丝杠上同步带轮一和伺服电机上同步带轮二绕接, 同步带涨紧轮与静态部分支架固定连接,同步带与同步带涨紧轮绕接, 距离调整轮机构与静态部分支架固定连接, 支撑螺钉穿过距离调整轮机构与静态部分支架的底板螺纹连接, 导向固定块通过螺钉与整机地基固定导轨固定连接,负荷传感器与移动横梁固定连接,拉线式光电编码器与移动横梁固定连接,绳类夹具左端通过负荷传感器锁紧螺钉与负荷传感器固定连接,绳类夹具右端与偏心轮移动平台固定连接,直线导轨副与动态部分支架固定连接,偏心轮移动平台与直线导轨副滑动连接,摆轮摆轴与变频调速电机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新颖,该结构采用卧式形式进行加载,整体试验空间较大,可以通过调整静态部分支架上的距离调整轮机构和支撑螺钉进行试样的位置调整,方便调整试验空间距离,适合于不同的试验件尺寸的试验,可调整范围较大,并方便安装试验件;通过将动态部分定位块固定,通过控制伺服电机可以实现对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进行单向加载及拉伸试验,测试材料的载荷和寿命极限,动态部分定位块可以实现对在试验过程中加载对摆轮摆轴和变频调速电机产生的影响;可以通过伺服电机对绳类试样载荷均值的实时控制,保证试验的稳定可靠,并可以实时显示负荷传感器的载荷变化和拉线式光电编码器的位移变化量,并对试验次数及载荷变化、位移变化进行实时的记录,测试绳类试样的承载极限及寿命极限。动态部分可以通过相关的专用夹具连接对减振器进行模拟测试试验,检测减振器的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长春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514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电动升降三脚架
- 下一篇:脱硫吸收塔用塔内氧化风喷射吸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