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下运矿车的料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46892.7 | 申请日: | 2012-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167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陈慧泉;范湘生;胡智君;徐尚斌;贺龙明;汪鹏程;卓义;李发斌;佘天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铜冠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P1/16 | 分类号: | B60P1/16;B60P1/26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44061 安徽省铜陵***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 矿车 料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矿山井下作业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下运矿车的料斗装置。
背景技术
地下运矿车主要运用于矿山井下,以装载、运输及倾倒作业为主,也可以运用于公路、铁路、隧道及建筑等工程,适合于工作条件恶劣、作业现场狭窄、低矮以及泥泞的作业面。传统铲运车往往仅仅配置用于载货的料斗而并无相关的用于挡位料斗口的挡矿板,存在以下缺陷:首过小,若想增大单次车的运载量,则只能通过增大料斗的方式解决,然而,受井下巷道等诸多环境影响,其盲目增大料斗的方式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其次,在装载和运输矿石时,由于无挡料装置存在,而井下巷道又多为坑洼路面,其矿石在车辆行驶颠簸时极易从料斗内颠落,具体如图1所示,不但进一步加剧了路面的坑洼及泥泞度,为后续作业设备运输带来影响,同时其滑落路面的坚硬矿石也易划伤后方前进的车辆车胎,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自动化的地下运矿车的料斗装置,其运载效率高,可有效减少甚至避免矿石在运输时发生的颠落现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地下运矿车的料斗装置,包括固定于车体后部且可在其上作俯仰动作的料斗,所述料斗装置还包括挡矿单元,挡矿单元包括用于兜挡料斗口部的挡矿板以及沿挡矿板上至少一端部向车体前部方向顺延形成的顺延端,顺延端与料斗外壁间构成铰接转动配合,顺延端与车体间由铰索铰接,顺延端上的铰索点位于顺延端上的铰接点至顺延端顶部的一段位置处,料斗处于初始状态时,挡矿板兜于料斗口部,料斗处于上仰卸料状态时,挡矿板被铰索牵动而与料斗口间产生让矿石下落的敞口。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点在于:首先,通过在现有铲运车料斗的口端设置挡矿板,也即是后挡板,从而将原有的料斗式结构转变为兜式结构,不但增加了车辆单次运输的运载量,提高了其运作效率,同时也减少甚至避免了传统的无挡板结构而导致的矿石在运输中颠簸滑落问题,安全可靠性高;其次,采用上述挡板设计后,料斗处于初始位置时挡矿板兜住料斗口以方便运输,当料斗处于上仰卸料状态时,由于挡矿单元前端被铰索系着于车体上,此时在料斗上仰力、挡矿单元前后端重力以及铰索拉力的联合作用下,挡矿板必然被铰索牵动而不会与料斗同步动作,从而导致挡矿板与料斗口间由初始兜合状态变为两者逐渐出现配合间隙,料斗继续上仰动作,致使挡矿板与料斗口间间隙最终被铰索拉至达到足以卸料的程度,以实现其卸料操作,整个过程无需额外的辅助卸料元件,自身可自动动作,结构简单且卸料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铲运机载货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载货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动作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地下运矿车的料斗装置,包括固定于车体后部且可在其上作俯仰动作的料斗10,所述料斗装置还包括挡矿单元,挡矿单元包括用于兜挡料斗口部的挡矿板21以及沿挡矿板21上至少一端部向车体前部方向顺延形成的顺延端22,顺延端22与料斗10外壁间构成铰接转动配合,顺延端22与车体间由铰索23铰接,顺延端22上的铰索点位于顺延端22上的铰接点至顺延端22顶部的一段位置处,料斗10处于初始状态时,挡矿板21兜于料斗口部,料斗10处于上仰卸料状态时,挡矿板21被铰索23牵动而与料斗口间产生让矿石下落的敞口,如图2-4所示。
上述结构实际动作状态可参考图2-4所示,当料斗10处于初始位置时,也即铲运车处于正常载货运输阶段时,其挡矿板21位于料斗10口部并整体兜住料斗口以方便运输;当铲运车驶达货运目的地并开始卸料操作时,料斗10开始在车辆自带的顶升装置作用下执行上仰卸料动作,由于挡矿单元的以其铰接点划分的前端处已经被铰索23系着于车体上,此时在料斗10上仰力、挡矿单元前后端重力以及铰索23拉力的联合作用下,挡矿板21必然被铰索23牵动而不会与料斗10同步动作,从而导致挡矿板21与料斗10口间由初始兜合状态变为两者逐渐出现配合间隙,料斗10继续上仰动作,致使挡矿板21与料斗10口部间隙最终被铰索23拉至达到足以卸料的程度,以实现其卸料操作,整个过程无需额外的辅助卸料元件,整个过程自动而方便,工作安全可靠,结构简单且卸料效率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铜冠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铜冠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468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售货的装置和设备
- 下一篇:遥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