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潜孔钻机推进系统链条张紧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46496.4 | 申请日: | 2012-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565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范湘生;胡智君;汪鹏程;贺龙明;余高涛;张学稳;徐尚斌;佘天培;卓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铜冠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7/08 | 分类号: | F16H7/08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44061 安徽省铜陵***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钻机 推进 系统 链条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推进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潜孔钻机推进系统链条张紧的张紧机构。
背景技术
潜孔钻机是矿山采掘工程中常用的设备,其推进系统包括导轨及设置在导轨上的导板,动力机构设置在导板上,动力机构的动力输出轴与钻杆同轴相连,动力机构的动力输出轴转动时驱动钻杆做钻掘动作,导板沿导轨移动完成推进和退出动作。
现有技术中,导板沿导轨的位移动作是由链传动机构驱动的,具体讲就是设置在导轨上的两个链轮其中之一为主动轮,链条与两链轮配合构成链传动机构,链条的两端与导板相连,当主动链轮转动时,链条随之移动,并带动导板在导轨上移动。
初装时,链条的张紧度适当,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由于磨损等原因,张紧度将降低,加之钻孔的位置各异,有时需将导轨姿态进行调整,比如:在推进系统垂直状态钻孔工作中,链条处于自由下垂状态,链条的下端与其配合的一链轮容易脱开,从而导致无法传递推进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潜孔钻机推进系统链条张紧机构,避免链条松弛,确保链传动机构的可靠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在推进系统的导轨上设置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其中之一为主动轮,绕设在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上的链条一端与导轨上设置的导板相连,导板还与油缸的缸体相连,油缸的油缸活塞杆的杆头与链条的另一端相连。
由上述方案可知,由于使用出现磨损时,链条和链轮配合的张紧度降低,此时可对油缸注油,油缸活塞杆移动,这样就可以方便地带 动链条动作,使其与链轮之间的配合张紧度得以调整,从而有效避免了链条与链轮的配合出现的松脱状态,克服了掉链情况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的张紧机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潜孔钻机推进系统链条张紧机构,在推进系统的导轨上设置第一链轮10和第二链轮60,其中之一为主动轮,绕设在第一链轮10和第二链轮60上的链条20一端与导轨40上设置的导板50相连,导板50还与油缸30的缸体相连,油缸30的油缸活塞杆31的杆头与链条20的另一端相连,如图1及图2所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如图3所示,所述油缸30中加入的介质是黄油,油缸有杆腔设置第一注油口32,且第一注油口32上联接第一油杯80。选用第一油杯80加注黄油的方式来带动有缸活塞杆31的动作,这样无需配备油路和油泵以及冗长的油管布置,需要调节链条张紧度时,只要人工手动旋拧第一油杯80即可向油缸30内注油,即在油缸有杆腔内注油时,油缸活塞杆31便向无杆腔一侧移动,这样链条便张紧。
进一步:如图3所示,油缸无杆腔设置第二注油口33,且第二注油口33上联接第二油杯90。需要调节链条张紧度时,只要人工手动旋拧第二油杯90即可向油缸30内注油,即在油缸无有杆腔内注油时,油缸活塞杆31便向有无杆腔一侧移动,这样链条便松弛。
更进一步的:为了确保张紧度的维持,所述第一油杯80设置成自带单向阀的油杯或者在第一油杯80与油缸30之间的供油管路上设置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的开启状态为油缸30内的注油的方向,确保黄油能进入油缸30的有杆腔内,而有杆腔内的黄油不会流出,起到背压或保压的作用,实现张紧度的维持。
本实用新型在实际实用过程中,需要张紧链条20时,直接旋拧第一油杯80向油缸30注入黄油,油缸活塞杆31收缩,从而链条20拉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铜冠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铜冠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464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缸柴油机传动齿轮组强制润滑结构
- 下一篇:一种船用低速柴油机的导轨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