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排气消声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46399.5 | 申请日: | 2012-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593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张新华;张若煜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文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F01N1/06 | 分类号: | F01N1/06;F01N1/08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 33220 | 代理人: | 张谦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气 消声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排气消声器,属于汽车排气消声器结构改进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噪声危害范围日益扩大,社会现代化的进步以及汽车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使得国内汽车的拥有量与日俱增。改革开放20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和道路基础设施的逐步改善,城市的各类车辆数量急剧上升,交通噪声污染越来越严重,对人们工作和健康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关注。2000年,通过对214个城市的道路交通噪声进行监测发现,8.9%的城市污染较重,22.4%的城市属中度污染,53.3%的城市属轻度污染,只有15.4%的城市声环境质量较好。
噪声污染对人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听觉和非听觉两方面。强噪声妨碍人正常交谈及影响人的正常休息等,长时间暴露在强噪声环境中,易使人出现耳聋,这些都是噪声作用于人的听觉造成的危害;非听觉的方面则是指噪声间接影响人的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所产生的危害。噪声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对听觉的损伤:大量的调查和研究证明,一个人如果长期处于强噪声环境之中而没有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就会逐渐造成耳聋。只有噪声级在80分贝以下,才能保证人长期工作不至耳聋。
(2) 影响人的生理健康:大量心脏病的发展和恶化与噪声有着密切的联系,噪声会引起人体的紧张反应,使肾上腺素增加,从而引起心率改变和血压升高。
(3) 影响人的心理:噪声使人烦躁不安,产生疲劳感,影响精力集中和工作效率,又由于噪声的掩蔽效应,往往使人不易察觉危险信号,从而造成事故。
世界主要汽车大国,如美国、日本、欧盟、韩国等纷纷表现出对噪声污染问题的高度关注和日趋严格的控制。英国早在1960年就制订了防止噪声法,而美国纽约、芝加哥、洛杉矶等城市也相继制订了噪声防治条例。我国也相应制订了噪声标准,而且标准基本上每5年修订一次,以满足人们对环境要求的提高。
我国的汽车拥有量越来越大,人们对汽车的要求不再仅仅是交通工具而已,更要求车的节能环保,美观和舒适。机动车辆的交通噪声是城市道路噪声的主要来源,针对汽车的噪声法规将会不断严格。
据统计,城市交通噪声是当前城市环境噪声中最主要的噪声源,约占整个环境噪声能量的50%-75%。因此城市噪声污染的控制关键在于控制城市交通噪声。而目前城市交通噪声的最主要噪声源是汽车噪声,因而解决城市噪声污染的关键在于对汽车的噪声控制。
汽车噪声中,排气噪声是汽车及其发动机的主要噪声源,它的噪声往往比发动机整机噪声(排气噪声除外)高10-15dB。柴油机工作时产生的噪声主要由燃烧噪声,机械噪声和空气动力噪声组成,其中空气动力噪声中的排气噪声最为突出,降低排气噪声最简单最有效也是最重要的方法是采用排气消声器。为了尽可能的消除排气噪声,必须设计出高性能的消声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消声效果好的排气消声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排气消声器,包括依次间隔排列的隔板一、隔板二、隔板三;隔板一与隔板二之间连接有两个穿孔管一,且两个穿孔管一的两端均延伸至隔板一和隔板二的外侧;隔板二与隔板三之间连接有两个穿孔管二,且两个穿孔管二的两端均延伸至隔板二和隔板三的外侧;同时位于隔板一与隔板二之间的穿孔管一壁体上开设有数个均匀分布的穿孔一,位于隔板二与隔板三之间的穿孔管二壁体上开设有数个均匀分布的穿孔二。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穿孔管一的外径为85mm。
所述穿孔管二的外径为70mm。
所述穿孔管一上的穿孔一数量共有60个。
所述穿孔管二上的穿孔二数量共有50个。
所述的隔板一、隔板二、隔板三均为圆形隔板,隔板一、隔板二、隔板三之间位于同一轴线上,且大小相同。
所述的隔板一、隔板二、隔板三之间等间距间隔排列。
所述的两个穿孔管一均匀分布在隔板一与隔板二之间,两个穿孔管二均匀分布在隔板二与隔板三之间,同时两个穿孔管一与两个穿孔管二之间交叉分布。
本实用新型排气消声器,结构简单、消声效果好。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文理学院,未经绍兴文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4639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