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液压电液锤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45045.9 | 申请日: | 2012-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259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胡大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大勇 |
主分类号: | B21J7/28 | 分类号: | B21J7/28;B21J7/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李云鹏 |
地址: | 100010 北京市东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电液锤 | ||
1.一种全液压电液锤,包括第一液压源(1)、控制阀(2)和锤杆驱动油缸(3),锤杆驱动油缸(3)内设有锤杆活塞(4),锤杆驱动油缸(3)被锤杆活塞(4)分成上缸室(31)和下缸室(32),下缸室(32)连通至第一液压源(1),控制阀(2)包括阀体(21),阀体(21)内可滑动地设有随动阀,随动阀内可滑动地设有阀芯(22),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第二液压源(5);
所述的阀体(21)的外侧壁上自上而下依次设有驱动出液口(211)、驱动进液口(212)、第一执行通孔(213)和第二执行通孔(214),阀体(21)下端设有第三执行通孔(215);
所述的随动阀包括相互连接的驱动杆(23)和执行阀(24),驱动杆(23)的上端面与阀体(21)内壁之间构成随动阀上腔(25),所述的驱动出液口(211)连通至随动阀上腔(25);驱动杆(23)上的活塞(231)与阀体(21)内壁之间构成驱动杆上腔(26)和驱动杆下腔(27),活塞(231)上侧的环面积大于下侧的环面积;驱动杆下腔(27)连通驱动进液口(212);驱动杆(23)上在活塞(231)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连通驱动杆内壁与外壁的驱动杆上连通孔(232)和驱动杆下连通孔(233),驱动杆(23)内在驱动杆上连通孔(232)的上方设有一内凹的驱动杆连通槽(234);
所述的阀芯(22)设置在所述的驱动杆(23)内;阀芯(22)的一端穿出所述的阀体(21),另一端穿过所述的活塞(231);阀芯(22)下端设有一下端开口的阀芯中空通道(221),阀芯(22)的外侧壁上自上而下依次设有阀芯第一连通孔(222)、阀芯第二连通孔(223)和一内凹的阀芯连通槽(224),阀芯第一连通孔(222)连通随动阀上腔(25)与阀芯中空通道(221);当阀芯(22)位于驱动杆(23)内的一端时,驱动杆上腔(26)依次通过驱动杆上连通孔(232)、阀芯连通槽(224)、驱动杆连通槽(234)、阀芯第二连通孔(223)连通至阀芯中空通道(221),且驱动杆下连通孔(233)被阀芯(22)堵住;当阀芯(22)位于驱动杆(23)内的另一端时,驱动杆下腔(27)依次通过驱动杆下连通孔(233)、阀芯连通槽(224)、驱动杆上连通孔(232)连通至驱动杆上腔(26),且阀芯第二连通孔(223)被驱动杆(23)堵住;
执行阀(24)的外壁与阀体(21)的内壁之间被执行阀(24)分成执行阀上腔(28)和执行阀下腔(29),执行阀上腔(28)与执行阀下腔(29)通过设置在执行阀(24)内的执行阀中空通道(241)连通;第三执行通孔(215)连通至执行阀下腔(29);当执行阀(24)位于阀体(21)内的一端时,第一执行通孔(213)被执行阀(24)堵住,第二执行通孔(214)连通至执行阀下腔(29);当执行阀(24)位于阀体(21)内的另一端时,第二执行通孔(214)被执行阀(24)堵住,第一执行通孔(213)依次通过执行阀上腔(28)、执行阀中空通道(241)、执行阀下腔(29)连通至第三执行通孔(215);
所述的驱动进液口(212)连通至所述的第二液压源(5),所述的驱动出液口(211)连通至排油通道,第一执行通孔(213)连通至排油通道,第二执行通孔(214)连通至所述的第一液压源(1),第三执行通孔(215)连通至所述的上缸室(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液压电液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芯(22)在阀芯第二连通孔(223)的上方的直径小于阀芯第二连通孔(223)处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全液压电液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执行通孔(215)和所述的上缸室(31)之间连接设有缓冲装置,所述的缓冲装置包括缓冲缸(61),缓冲缸(61)内依次连通地设有缓冲缸进液口(62)、单向阀腔(63)和活塞腔(64);单向阀腔(63)内滑动连接有一单向阀阀芯(65),单向阀阀芯(65)上设有连通其截止两侧的小通孔(651);活塞腔(64)的侧壁上在距离活塞腔(64)顶部的距离小于所述的锤杆活塞(4)的厚度的位置通过第二液体通道(66)连通至所述的缓冲缸进液口(62);所述的活塞腔(64)与上缸室(31)对应连接,所述的缓冲缸进液口(62)连通至所述的第三执行通孔(2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大勇,未经胡大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4504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