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热锅锅体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44562.4 | 申请日: | 2012-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610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马春峰;马菁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春峰;马菁杰 |
主分类号: | A47J36/02 | 分类号: | A47J36/02;B32B15/01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马俊荣 |
地址: | 255300 山东省淄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热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热锅锅体,属于电热锅锅体的设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电热锅已经在日常生活中被大量使用,常见的电热锅包括锅体,锅体底部设置导热板,在导热板底部设置加热管,现有的锅体材质一般选为不锈钢。采用上述结构的电热锅,由于不锈钢的传热效果不明显,在使用时电热锅只能在底部受热,不容易在锅体四周产生太多的热量,从而影响做饭时间,电能消耗较多。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热锅锅体,其结构简单,能在锅体四周产生较高的热量,缩短做饭时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热锅锅体,包括锅体,其特征在于:锅体由内至外依次为不锈钢内层、铝层和不锈钢外层。
采用不锈钢内层、铝层和不锈钢外层组成的锅体,在做饭使用时,当不锈钢外层底部受热,并将热量传递给铝层,由于铝的传热系数高,所以传热效果很明显,能很快将吸收的热量传递给四周,从而不锈钢内层底部以及四周均产生热量,有效地缩短了做饭时间,相应降低了电能的消耗。
为了进一步使本实用新型具有很好的导热功能,在所述铝层与不锈钢内层之间设置有第一铜层,铝层与不锈钢外层之间设置有第二铜层。由于铜的传热系数比铝还高,所以采用第一铜层和第二铜层能更进一步保证不锈钢内层底部以及四周均产生热量,同时由于不锈钢内层和不锈钢外层传热效果不明显,所以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一定的保温效果,进一步降低了电能的消耗。
为了方便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在所述锅体上部外侧壁上设置有把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本实用新型,其结构简单,由于锅体采用由内至外依次为不锈钢内层、铝层和不锈钢外层,甚至还在铝层与不锈钢内层之间设置有第一铜层,铝层与不锈钢外层之间设置有第二铜层,所以在做饭使用时,由于铝和铜的传热效果很明显,能很快将吸收的热量传递给四周,使不锈钢内层底部以及四周均产生热量,有效地缩短了做饭时间,合理使用时不会出现粘锅现象,无烟效果明显,降低了电能的消耗,同时由于不锈钢内层和不锈钢外层传热效果不明显,所以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一定的保温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把手 2、铝层 3、不锈钢内层 4、不锈钢外层 5、第一铜层 6、第二铜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包括锅体,其特征在于:锅体上部外侧壁上设置有把手1,锅体由内至外依次为不锈钢内层3、铝层2和不锈钢外层4。
在做饭使用时,当不锈钢外层4底部受热,并将热量传递给铝层2,由于铝的传热系数为260,所以传热效果很明显,能很快将吸收的热量传递给四周,从而不锈钢内层4底部以及四周均产生热量。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在实施一的基础上进行变化,在所述铝层2与不锈钢内层3之间设置有第一铜层5,铝层2与不锈钢外层4之间设置有第二铜层6,其它同实施例一。
在实际应用时,上述铝层2也可以用铜层来代替,同理第一铜层5和第二铜层6也可以用铝层2来代替,可根据具体的销售情况来定。在使用时,为了加强加热效果,在不锈钢内层3和不锈钢外层4之间还可以设置多层结构的铝层2或铜层,甚至还可以选择其它传热效果明显的材料来充当铝层2或铜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春峰;马菁杰,未经马春峰;马菁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445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