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燃料电池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43740.1 | 申请日: | 2012-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494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陶诗涌;高建龙;杨海玉;张晓光;练勇;张伟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6 | 分类号: | G01R3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余刚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料电池 测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燃料电池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燃料电池测试装置中,一般包括用于具体测试燃料电池性能并收集性能参数的测试部件,用于调整各项实验参数的调试部件以及控制燃料电池测试装置进行各项工作的控制部件,其中,在测试燃料电池过程中,在测试部件中会设置有氢气管路通入待测试的燃料电池中。
由于现有技术中的燃料电池测试装置没有结构分区的设置,装置内部均为整体区域设置,测试部件的氢气管路与调试部件和控制部件的电气元件等没有隔离,在氢气管路发生氢气泄露后,很容易扩散到电气元件所在的区域,导致电气元件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电火花就容易引爆,增加了燃料电池测试装置出现安全事故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燃料电池测试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燃料电池测试装置的安全性低,事故风险较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测试装置,包括装置主箱体和设置在装置主箱体内的测试部件、控制部件以及调试部件,燃料电池测试装置还包括将燃料电池测试装置内的空气抽出的风机。
进一步地,装置主箱体的内部空间中隔离出第一箱室,测试部件和风机设置在第一箱室内,控制部件以及调试部件设置在第一箱室外。
进一步地,装置主箱体还包括:第二箱室,调试部件设置在第二箱室内;第三箱室,控制部件设置在第三箱室内。
进一步地,第一箱室与第二箱室连通,第二箱室与第三箱室连通。
进一步地,第一箱室、第二箱室和第三箱室依次设置。
进一步地,第一箱室包括第一分室和设置在第一分室下方的第二分室,测试部件设置在第一分室,与测试部件连接的连线和管路设置在第二分室。
进一步地,风机为多组并且设置在第二分室内。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燃料电池测试装置包括装置主箱体和设置在装置主箱体内的测试部件、控制部件以及调试部件,燃料电池测试装置还包括将燃料电池测试装置内的空气抽出的风机。在燃料电池测试装置运行过程中,风机一直持续运行将主箱体内的气体抽出,当测试部件的氢气管路发生氢气泄露时,可以第一时间被排出主箱体外,避免了氢气在泄露后滞留在主箱体内与发生电火花的电气元件发生爆炸,增加了燃料电池测试装置的安全性,降低了事故风险。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燃料电池测试装置的实施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燃料电池测试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3示出了图1的燃料电池测试装置的另一方向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2所示,本实施例的燃料电池测试装置包括装置主箱体10和设置在装置主箱体10内的测试部件、控制部件以及调试部件,燃料电池测试装置还包括将燃料电池测试装置内的空气抽出的风机20。
在燃料电池测试装置运行过程中,风机一直持续运行将主箱体内的气体抽出,当测试部件的氢气管路发生氢气泄露时,可以第一时间被排出主箱体外,避免了氢气在泄露后滞留在主箱体内与发生电火花的电气元件发生爆炸,增加了燃料电池测试装置的安全性,降低了事故风险。
本实施例的燃料电池测试装置更为具体的结构为,装置主箱体10的内部空间中隔离出第一箱室11,测试部件和风机20设置在第一箱室11内,控制部件以及调试部件设置在第一箱室11外。装置主箱体10还包括设置在第一箱室11以外空间中的第二箱室13和第三箱室15,调试部件设置在第二箱室13内;控制部件设置在第三箱室15内。第一箱室11、第二箱室13和第三箱室15依次设置。并且,第一箱室11与第二箱室13连通,第二箱室13与第三箱室15连通。在风机20持续将主箱体10内的空气抽出时,在第一箱室、第二箱室和第三箱室之间形成了风流,其中第一箱室11中的空气位于气流下游,不会扩散到第二箱室和第三箱室内,更加有效地避免了氢气扩散到具有电气元件的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437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