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用非接触式充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42894.9 | 申请日: | 2012-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980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车华明;马晓英;车小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创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2 | 分类号: | H02J7/02;H02J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接触 充电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用充电器,尤其涉及一种通过感应传输电能给蓄电池充电的汽车用非接触式充电器,属于汽车用充电器的生产领域。
背景技术
今年来,因为汽油和天然气燃烧后产生大量废气对空气污染严重,二氧化碳的持续排放让地球变暖以致威胁人类的安全,所以全世界都在大力提倡电动或电油双动力汽车的发展和普及,以尽量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
对于电动或电油双动力汽车来说,最大的问题就在于电池的持续供电能力和充电是否方便的问题,因为受到电池容量的限制,现有车用蓄电池的蓄电能力始终无法突破,这就要求汽车在行驶一段时间后必须要充电,所以汽车用充电器成为电动或电油双动力汽车普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汽车用充电器还是采用传统电线连接充电的方式,其缺陷在于:每一次充电都要接线,比较麻烦;更大的问题在于:由于汽车电池充电电压较高,一般都在安全电压36V以上,甚至达到100V以上,所以在接线过程中有较大的触点危险,直流100V的威力远大于交流100V的威力,所以发生触点事故的概率较大,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通过感应传输电能给蓄电池充电的汽车用非接触式充电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升压逆变器、高频耦合器一次侧、高频耦合器二次侧、二次整流器,其中,所述升压逆变器的输入端与交流电源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高频耦合器一次侧的输入端与所述升压逆变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高频耦合器一次侧的输出端与所述高频耦合器二次侧的输入端之间为非接触式感应连接,所述高频耦合器二次侧的输出端与所述二次整流器的输入端连接。
实际使用中,升压逆变器、高频耦合器一次侧安装在充电站,高频耦合器二次侧和二次整流器安装在汽车上,充电时将汽车上的高频耦合器二次侧和充电站的高频耦合器一次侧置于非常靠近的位置即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一般交流电源经过升压逆变器升压后,用高频耦合器进行电流的无线传输,接收端再将耦合而得的交流电源变为直流电源给汽车蓄电池充电,整个过程采用无线操作,所以既方便、又安全。
具体地,所述升压逆变器包括一次整流器、DC-AC转换电路、放大器,所述一次整流器的输入端与所述交流电源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一次整流器的输出端与所述DC-AC转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DC-AC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高频耦合器一次侧的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所述升压逆变器的输入端并联电容C、串联电感L后与所述交流电源的输出端连接。
进一步,所述升压逆变器为MOSFET升压逆变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由于通过本实用新型可实现电能的无线传输,充电时只需将汽车上的高频耦合器二次侧和充电站的高频耦合器一次侧置于非常靠近的位置即可,整个过程不用连接任何电线,更没有裸露的电线,即使一个小孩都可以完成充电操作,所以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更重要的是大大提高了充电安全性,为电动或电油双动力汽车的普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安装于充电站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升压逆变器5、高频耦合器一次侧2、高频耦合器二次侧6、二次整流器7,其中,升压逆变器5的输入端与交流电源3的输出端连接,高频耦合器一次侧2的输入端与升压逆变器5的输出端连接,高频耦合器一次侧2的输出端与高频耦合器二次侧6的输入端之间为非接触式感应连接,高频耦合器二次侧6的输出端与二次整流器7的输入端连接。
如图2所示,升压逆变器5包括一次整流器9、DC-AC转换电路11、放大器10,一次整流器9的输入端与交流电源3的输出端连接,一次整流器9的输出端与DC-AC转换电路11的输入端连接,DC-AC转换电路11的输出端与放大器10的输入端连接,放大器10的输出端与高频耦合器一次侧2的输入端连接。
如图2所示,升压逆变器5的输入端并联电容C、串联电感L后与交流电源3的输出端连接。
如图2所示,升压逆变器5为MOSFET升压逆变器。
如图2所示,升压逆变器5、高频耦合器一次侧2安装在充电站,见图中虚线所示的充电站部分4,高频耦合器二次侧6和二次整流器7安装在汽车上,见图中虚线所示的汽车部分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创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创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428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