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内饰浮动成型切边模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42210.5 | 申请日: | 2012-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404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黄利平;朱其芳;章双双;杨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佩尔哲汽车内饰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F1/44 | 分类号: | B26F1/44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程化铭 |
地址: | 2111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浮动 成型 切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内饰的生产模具,具体说是一种汽车内饰浮动成型切边模。
背景技术
汽车内饰(比如侧地毯,背门盖板等)很多是使用带无纺布的PP(聚丙烯)板材通过模压成型、切边而成的,PP板材在模具里成型切边后会收缩,模具设计的时候会考虑缩比,但是产品的工艺及原材料每批次的一致性等都会造成产品出模后收缩不一致,导致产品的边界,安装孔位置不能满足工差要求。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一种汽车内饰浮动成型切边模,从而避免因PP板材收缩,造成产品边界安装孔不满足公差要求的情况。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内饰浮动成型切边模,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含有开口朝下的凹槽状型腔,所述凹槽状型腔内设有可上下移动的浮动体,所述浮动体的下端设有第一弧形端面;所述下模上端设有与第一弧形端面相匹配的第二弧形端面,所述第二弧形端面的两侧设有与型腔的开口端相匹配的槽口。
在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的,所述的型腔的顶部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下端与浮动体的上端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弧形端面的上方设有冷却水管。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把PP板材成型模局分成产品成型和切边两幅模具,有效解决了因为产品收缩造成的边界安装孔不满足公差要求的情况,而且产品的成型及切边在一副模具里完成,节约了模具及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更进一步的解释。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内饰浮动成型切边模包括上模1和下模2,所述上模1含有开口朝下的凹槽状型腔3,所述凹槽状型腔3内设有浮动体4,型腔3的顶部设有弹簧9,所述弹簧9下端与浮动体4的上端连接,浮动体4可以在弹簧9的带动下上下移动,浮动体4的下端设有第一弧形端面5,所述第一弧形端面5的上方设有冷却水管10;所述下模2上端设有与第一弧形端面5相匹配的第二弧形端面6,所述第二弧形端面6的两侧设有与型腔3的开口端7相匹配的槽口8。
汽车内饰浮动成型切边模在成型的过程中,型腔3的开口端7与第二弧形端面6的两侧的槽口8不完全合拢,留出5毫米左右的间隙;凹槽状型腔3内的浮动体4在弹簧9的带动下向下移动,使浮动体4的第一弧形端面5与下模2的第二弧形端面6相贴合,把产品的形状先压制出来;然后保压60至80秒,使产品完全冷却,并不再收缩,最后将上模1向下运动,使型腔3的开口端7与第二弧形端面6的两侧的槽口8完全合拢,完成产品切边。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佩尔哲汽车内饰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佩尔哲汽车内饰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422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快速升降的千斤顶
- 下一篇:松紧切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