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具压板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36586.5 | 申请日: | 2012-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253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朱华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华丰 |
主分类号: | B23Q3/06 | 分类号: | B23Q3/06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袁忠卫 |
地址: | 315192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中河***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具 压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床附件夹具,具体是一种将待加工的工件或模具固定在机床台面上的模具压板。
背景技术
模具压板是机械加工业中较常见的夹具,传统的平形模具压板常因其垫块易发生掉落和散失等原因,而逐渐被现有市场上的各类结构的模具压板所替代。
如专利号为200720109605.x的中国专利《一种模具压板》,它包括压板主体、下垫块和设置在下垫块之上的上垫块,其中,压板主体的上表面中部设有纵向凹槽,在该凹槽的底部开有纵向贯穿孔,上垫块与下垫块之间为弧面配合,且两者坐落在所述的凹槽中,并被搁置于贯穿孔两侧的凹槽底面上,同时在上垫块和下垫块的中部设有与贯穿孔位置相对应而允许螺杆穿过的上、下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底面沿纵向呈圆弧状结构。使用时,按需抬高压板主体或沿着该凹槽底面移动下垫块,均能使下垫块与凹槽底面之间的两侧对应接触点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从而确保了凹槽底面受力均匀,最终实现了两者接触面间磨损小、使用寿命长的目的,同时还可以在任一弧线上定位,提高了在实际应用中的灵活性。采用上述结构后,一方面可将上垫块、下垫块和压板主体连接成一体,以防在使用过程中各部件散落,另一方面也省去了原连接套的模具,使得模具压板的制造成本更低,但是这种模具压板在结构上采用上垫块与下垫块组合,在组装使用时不够快捷方便,而且部件多,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组装方便快捷、成本低、经济实用的模具压板。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模具压板,包括压板主体,压板主体的上表面中部设有纵向凹槽,在该纵向凹槽的底部开有贯穿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凹槽中可滑动地设有一垫块,该垫块搁置于所述贯穿孔两侧的纵向凹槽的底面上,垫块的中部设有与所述贯穿孔位置相对应的通孔,所述纵向凹槽的底面上间隔地布设有若干弧形凹槽,所述垫块的下端成型有与弧形凹槽相配合定位的弧形凸面,并在垫块的前侧或者/和后侧设有向下延伸的、通过弹性变形实现与压板主体进行限位的连接部。
作为改进,所述连接部包括垂直向下的弹性结构,其下端设有向外突出的卡脚,对应地,在贯穿孔的两侧侧壁上成型有与连接部滑动配合、并使其前后弹性变形的导向槽,连接部下端的卡脚的宽度大于贯穿孔的两侧侧壁之间的距离,通过连接部的弹性变形使连接部上的卡脚限位在压板主体的底面上。
再改进,所述导向槽呈八字形或者倒八字形,单个侧面上的两个导向槽下段之间的间距大于或者小于连接部的两个卡脚之间的间距。
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部上垂直向下的部位的外表面设置有弧形加强筋。
所述弧形凹槽是均匀地分布在纵向凹槽的底面上。
最后,所述垫板的一端与压板主体的一端可转动地轴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将原先的上垫块与下垫块的组合方式改进为一个垫块,通过垫块的连接部和导向槽滑动配合产生的弹性变形,使卡脚限位在压板主体底面上,从而省略扣板设计,使得部件减少,同时垫块与压板主体是采用弧形凸面与弧形凹槽的方式配合定位,使用灵活方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减少了部件和加工工艺步骤,方便生产组装,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华丰,未经朱华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365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座定位夹紧装置
- 下一篇:双头铣槽机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