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油滤清器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11374.1 | 申请日: | 2012-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110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刘胜强;武亚丹;林文;赵国东;张翠翠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1/03 | 分类号: | F01M11/03;F01M1/0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科诚专利事务所 13113 | 代理人: | 张红卫;左燕生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油 滤清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领域,涉及一种车辆滤清机油的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机油滤清器总成。
背景技术
现阶段,汽车行业发展迅速,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以及为了不断提高车辆的整体质量,制造商必须不断使用新技术、不断开发先进产品。在车辆的各个部件中,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发动机上所有零部件的质量直接决定着车辆的运行性能,因此,发动机逐步发展成可为顾客提供简单操作、经济性好的高端发动机。
在发动机的各部件中,机油滤清器总成作为为发动机和其他部件提供清洁机油的装置,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机油滤清器中的滤清回油装置是一个控制进排油的阀体,当更换机油滤清器时,可使残存在机油滤清器和机油滤清器安装座内的机油回到油底壳内,保证了机油不外泄,避免了造成严重的事故。而现有技术中的滤清回油装置存在以下缺点:
1)结构复杂,工艺要求高,成本较高 ;
2)安装不便,不易提高装配效率;
3)受油路布置位置影响较大,适用较单一;
4)体积较大,容易形成油阻;
5)滤清回油装置结构单薄,强度较低;
6)现有大多数滤清回油装置是一次性使用,成本较高;
7)安装、拆卸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安装方便、体积小、强度高、操作简单的机油滤清器总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机油滤清器总成,包括用于去除机油中各种杂质的滤清器和滤清器安装座,所述滤清器的进油腔通过滤前进油管道连接机油泵,所述滤清器安装座内设置有用于控制机油流向的回油装置,所述滤清器通过连接管与回油装置活动连接,所述回油装置设置在安装座内用于盛装回油装置、通过各种管道与油底壳或者发动机主油路或者滤清器进油腔相连接的安装座腔体内,包括与滤清器出油腔相连接以及用于滤清后的机油流入安装座腔内的回油装置本体,所述的回油装置本体的入油口连接滤清器出油腔的出油口,回油装置本体的底端顶压在用于控制机油流向的密封垫的上表面,在密封垫外套装有用于控制密封垫上下移动的弹性装置,所述弹性装置的顶端与回油本体的顶端固连。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所述安装座腔体的底端通过总回油管道连接油底壳,同时还通过滤前回油管道连接滤清器的进油腔,所述安装座腔体的侧面通过滤后出油管道连接发动机的主油路。
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回油装置本体的顶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滤后机油入油口。
作为再进一步的限定:
所述滤前进油管道包括横向滤前进油管道和竖向滤前进油管道,所述滤清器的进油口通过竖向滤前进油管道连接横向滤前进油管道的出油口,横向滤前进油管道的进油口连接油底壳的出油口。
所述总回油管道包括横向总回油管道和竖向总回油管道,所述安装座腔体的底端出油口通过竖向总回油管道连接横向总回油管道的入油口,横向总回油管道的回油出口连接油底壳的入油口;所述滤前回油管道包括横向滤前回油管道、竖向滤前第一回油管道、竖向滤前第二回油管道,所述滤清器进油腔体的回油口通过竖向滤前第一回油管道连接横向滤前回油管道,横向滤前回油管道的出油口通过竖向第二滤前回油管道连接安装座腔体底端的回油入口,同时横向滤前回油管道与出油口的相对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控制机油只通过出油口流出的密封钢球。
作为另一种限定:所述连接管包括用于与滤清器紧固连接的滤清器紧固连接段、用于与回油装置本体紧固连接的回油装置本体紧固连接段,所述滤清器本体紧固连接段与回油装置本体紧固连接段通过螺母固连,所述回油装置本体连接段的底端与回油装置本体的顶面设置有相互吻合、用于压紧连接的压紧面。
作为对上述方式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滤后机油入油口为四个成田字形结构排列的入油口。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种限定:所述回油装置中的弹性装置为弹簧;所述密封垫为具有挠性的橡胶材料。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1)结构简单,并且各个部件之间的连接紧凑,工作强度高;
(2)安装方便,对于安装环境无特殊的要求;
(3)可以重复使用,出现故障时,仅需要更换弹簧或者密封垫即可,成本低;
(4)只用一个密封垫密封安装座腔体底面上回油入口和回油出口,动作更可靠,失效点少;
(5)回油装置体积小,不易形成机油的流阻,使用寿命更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113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储水箱的防水结构
- 下一篇:新型试剂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