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离相封闭母线的闭式循环干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07163.0 | 申请日: | 2012-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483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阳熹;李煜东;蔡传卫;周伟;王立平;孙竞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26B21/08 | 分类号: | F26B21/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曾旻辉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封闭 母线 循环 干燥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厂布线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离相封闭母线的闭式循环干燥系统。
背景技术
在发电厂电气系统中,厂用高压变压器与6kV/10kV中压开关柜之间通常采用封闭母线连接,封闭母线相对于敞开式母线有安全、易布置、易维护等优点,但当电厂遇大小修或故障导致发电机长时间停机后重启时,由于封闭母线密封性能及气候方面的原因,厂用电系统恢复时遇到的封闭母线绝缘水平偏低的问题,是长期困扰每个沿海火电厂、尤其是地处潮湿多雨多雾的南方沿海火电厂的共同难题。
究其原因,产生上述问题主要是由于,当机组运行时母线温度为75-83℃,外壳温度为56-65℃,而机组停机时,母线和外壳温度快速下降,母线和外壳之间空气的饱和含湿量由正常运行时的最大值迅速下降,导致母线和外壳间有液态水析出,这些析出水会严重破坏母线和外壳之间的绝缘,当再次开机时,容易发生封闭母线导体对地闪络,尤其是高盐雾高湿度的滨海天气时更容易发生。
为解决母线受潮绝缘低的问题,目前普遍的做法是安装封闭母线充气除湿装置,通常有三种类型的除湿方式:
1)往封母壳内通自然风。其特点是方法比较简单,能较快解决开机前绝缘电阻较低的问题。但该方法并不能解决封闭母线壳内空气相对湿度大的问题,特别是周边环境湿度很大时,自然空气的相对湿度也很大,需通很大的风量才能提高封闭母线绝缘电阻。作为一种临时措施可以,但作为经常性措施则先进性不足,长期衡量也不经济。
2) 往封母壳内通热风。该方法比通自然风有所改进,通入的热风能驱走一部分潮湿空气,还能提高空气的饱和含湿量值,降低相对湿度,使封闭母线绝缘水平很快提高。但是由于母线及外壳均为铝制,传热效果好,散热也快,故一旦停止加热或距加热点较远时,会出现较快温降的情况。随着温度的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汽将重新凝结成液态水。
3) 往封母壳内通微正压空气。它是定时向封闭母线壳内充入过滤过的干燥空气,并使封母壳内空气压力略微高于外界大气压,这样外界潮湿空气和灰尘就不能进入到封母壳内,从而保证封闭母线的绝缘。但这种做法对制作和安装的要求很高,必须保证封母外壳的气密性,否则为维持压力,需要气泵几乎24小时不停地运行,既费电又吵人,运行成本很高,防潮效果还不好。
虽然封闭母线采用离相封闭母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防潮、防结露的问题,但是,依然还会出现结露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离相封闭母线的闭式循环干燥系统,其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改善封闭母线易结露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离相封闭母线的闭式循环干燥系统,所述封闭母线包括有A相、B相、C相三相,离相封闭母线的闭式循环干燥系统包括有干燥装置,所述干燥装置与A相、B相及C相连通,并形成空气循环回路。
所述干燥装置从其中一相或两相封闭母线吹入干燥的热风,经过整段封闭母线后,通过所述连通管进入其他两相或一相封闭母线,最后携带水分、灰尘返回所述干燥装置内除湿、加热、除尘,之后再进入下一个循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离相封闭母线的闭式循环干燥系统还包括有PLC控制装置,所述PLC控制装置与所述干燥装置连接。
通过PLC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干燥装置的运行,操作方便,且运行可靠,安装成功后,只需简单的调试(电机调整转向等),便可投入运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相所述封闭母线的壳内设有湿度感测装置,所述湿度感测装置与所述PLC控制装置连接。
通过所述湿度感测装置感测封闭母线壳内空气的湿度,当其感测到湿度湿大于所设定的湿度上限时,所述PLC控制装置便控制所述干燥装置运行;当其感测到湿度下降至所述设定的湿度下限时,所述PLC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干燥装置停止运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任一相封闭母线的一端与所述干燥装置的出口连通,另外两相封闭母线的一端与所述干燥装置的进口连通,三相封闭母线的另一端通过连通管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任两相封闭母线的一端与所述干燥装置的出口连通,另外一相封闭母线的一端与所述干燥装置的进口连通,三相封闭母线的另一端通过连通管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干燥装置包括有至少两个吸附筒。其中一个吸附筒起吸附作用,而另一个吸附筒则起再生作用,两个吸附筒的吸附和再生作用相互转换(一般转换时间在6-8小时之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未经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071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固体粉剂吸附气体性能的测量装置
- 下一篇:一种塑料管道电热熔连接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