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离子点火与火焰燃烧状态监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06767.3 | 申请日: | 2012-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920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于安峰;沈郁;韩中枢;党文义;王鹏;万古军;武志峰;贺帅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23G7/06 | 分类号: | F23G7/06;F23M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伟智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 11325 | 代理人: | 张岱 |
地址: | 10072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子 点火 火焰 燃烧 状态 监测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用于石油、化工领域燃烧火炬气时点燃火炬以及对火焰燃烧状态进行监测的离子点火与火焰燃烧状态监测器。
背景技术
火炬系统是炼油企业重要的安全措施设施之一,其用于处理在紧急情况下炼厂各生产装置泄放的烃类火炬气及酸性气,并通过火炬点燃避免形成可燃性气体氛围,同时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因此,火炬能够及时成功点燃对确保炼油企业安全生产至关重要。目前的火炬是由火炬长明灯点燃,如果发生泄放时长明灯无法及时点燃,或者火炬长明灯处于熄灭状态而操作人员没有及时发现,火炬就无法成功点燃。因此,对火炬长明灯的点火与燃烧状态监测也至关重要。目前的点火装置多为如下形式:(1)离子火焰监测一体化长明灯,主要是为工业炉燃烧器上长明灯设计的,可以对长明灯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监控;(2)用于工业加热炉燃烧器的常明灯,可以使常明灯的电点火、火焰监测和主烧嘴伴燃三种功能一体化;(3)采用点火和火焰监测探头紧固于法兰盘上,实现对保温坑式炉窑等工业炉窑的点火和火焰监测一体化;(4)包括枪体、枪体内部的空腔、点火变压器、导线、预混燃气入口和点火电极的装置,利用转换控制器实现点火与火焰检测一体化;(5)采用单片机或定制逻辑器件实现控制的燃气具火焰离子检测点火控制器方案,点火针同时作为火焰离子感应探针,对燃气具火焰燃烧状况进行监测;(6)适用于燃气具的火焰离子检测点火控制器。以上采用离子火焰点火监测方式对火焰的点燃以及燃烧状况进行监测,具有点火效率高、监测信号可靠、响应速度快的优点,但是,高空电火花点燃燃料气及地面爆燃管传递火焰,而对火焰的监测手段中的热电偶监测、紫外火焰监测、红外火焰监测以及地面监控观测,其二者都是各自独立地设置,其点火与检测可靠性不甚理想,在火炬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且其存在缺少离子火焰监测装置在火炬长明灯上应用实用性的问题,为此,需要一种准确性及灵敏性好,且适于实用的离子点火与火焰燃烧状态监测器,以此来满足实际情况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离子点火与火焰燃烧状态监测器,其将离子火焰点火及监测装置应用于火炬长明灯的火焰点火与监测,可以实现对火炬长明灯点火与监测的一体化,有助于提高火炬的安全运行。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离子点火与火焰燃烧状态监测器,包括火焰离子点火与监测单元、高压发生单元、火焰燃烧状态监测单元和调理单元,所述火焰离子点火与监测单元的顶部伸入设置在长明灯燃烧器内,所述火焰离子点火与监测单元与高压发生单元、火焰燃烧状态监测单元以及调理单元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所述火焰离子点火与监测单元为顶部设有导电端的陶瓷棒,所述导电端伸入设置在长明灯燃烧器内。
所述陶瓷棒的导电端设置在长明灯的导电部位处。
所述火焰离子点火与监测单元上设有离子点火器。
所述火焰离子点火与监测单元与高压发生单元、火焰燃烧状态监测单元以及调理单元通过信号线相连接。
所述信号线为电缆。
所述火焰离子点火与监测单元一侧设有燃料气管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离子点火与火焰燃烧状态监测器,其将离子火焰点火及监测装置应用于火炬长明灯的火焰点火与监测,解决现有炼油火炬火焰监测的问题,其具有系统独立设置,优化结构,便于安装,降低成本,可实时监控,响应快速,灵敏度高,准确性好,可靠性高的优点,其直接监测火焰的燃烧状态,适用于火炬长明灯的火焰检测,火焰一旦熄灭,电流就会中断,立即可以作为自动点火系统的信号源,可以实现对火炬长明灯点火与监测的一体化,有助于提高火炬的安全运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离子点火与火焰燃烧状态监测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长明灯燃烧器,2为燃料气管线,3为导电端,4为陶瓷棒,5为电缆,6为高压发生单元,7为火焰燃烧状态监测单元,8为调理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067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枢轴型道岔结构
- 下一篇:一种耐磨抗腐蚀滑床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