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速多点控制或非门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05132.1 | 申请日: | 2012-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521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刘伯平;霰军宪;赵锋利;刘创军;和小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三恒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9/08 | 分类号: | H03K19/08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李娜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 多点 控制 非门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速多点控制或非门电路。
背景技术
或非门电路的应用对工业电子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已有的或非门电路多属于驱动电流较小、传递延迟时间长及速度慢,应用受到一定限制。例如:一种名为利用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设计的模拟概率或非门电路,主要应用数字通信以及其它需要概率计算的芯片设计中,适合小功率控制驱动。还有利用氧化锌纳米线材料和氧化锌纳米线场效应晶体管制作技术以及互连技术,实现基于氧化锌纳米线场效应晶体管的直接耦合场效应逻辑的或非门逻辑电路,和上述技术同属于一样的模式,应用范围有限。其它如采用两个二极管和一个接地的电阻组成或门电路,三极管和两电阻组成非门电路,合起来就是或非门,同样存在传输延迟时间大、驱动能力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速多点控制或非门电路,解决了传统或非门电路传输延迟时间大、驱动能力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高速多点控制或非门电路,包括一个一级三极管、多个二级三极管、多个二级三极管分压电阻、两个电压输出端和多个电压输入端;二级三极管、二级三极管分压电阻和电压输入端的数量相等,两个电压输出端分别是第一电压输出端和第二电压输出端;一级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四电阻接地,一级三极管的集电极接第一电压输出端并通过第二电阻和第一电容接地,一级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一电阻接-5.2V电压并通过第一电阻和第二电容接地;每个二级三极管的基极通过一个二级三极管分压电阻接一个电压输入端,每个二级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三电阻接+5.2V电压并通过第三电阻和第一电容接地,每个二级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一电阻接-5.2V电压并通过第一电阻和第二电容接地;所有二级三极管的集电极接第二电压输出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集多点信号进行控制驱动,传输延迟时间小、驱动能力强,输出负载可到30Ω,很好的保证了电子系统主要性能。其用途是采集多点信号进行控制驱动,具有比传统的或非门传递延迟时间小、速度快,驱动电流大的特点。主要用于系统的电子控制驱动中,如用于机床、自动生产线体、军用产品等各类控制系统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高速多点控制或非门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速多点控制或非门电路,包括一个一级三极管Q1、多个二级三极管、多个二级三极管分压电阻、两个电压输出端和多个电压输入端;二级三极管、二级三极管分压电阻和电压输入端的数量相等,两个电压输出端分别是第一电压输出端Vout1和第二电压输出端Vout2;一级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第四电阻R4接地,一级三极管Q1的集电极接第一电压输出端Vout1并通过第二电阻R2和第一电容C1接地,一级三极管Q1的发射极通过第一电阻R1接-5.2V电压并通过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容C2接地;每个二级三极管的基极通过一个二级三极管分压电阻接一个电压输入端,每个二级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三电阻R3接+5.2V电压并通过第三电阻R3和第一电容C1接地,每个二级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一电阻R1接-5.2V电压并通过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容C2接地;所有二级三极管的集电极接第二电压输出端Vout2。
具体的电路结构如图1所示,多个二级三极管分别为第一二级三极管Q2-1、第二二级三极管Q2-2、第三二级三极管Q2-3……第N二级三极管Q2-N;多个二级三极管分压电阻分别为第一二级三极管分压电阻R5-1、第二二级三极管分压电阻R5-2、第三二级三极管分压电阻R5-3……第N二级三极管分压电阻R5-N;多个电压输入端分别为第一电压输入端Vin1、第二电压输入端Vin2、第三电压输入端Vin3……第N电压输入端VinN。
一级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第四电阻R4接地,一级三极管Q1的集电极接第一电压输出端Vout1并通过第二电阻R2和第一电容C1接地,一级三极管Q1的发射极通过第一电阻R1接-5.2V电压并通过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容C2接地;
第一二级三极管Q2-1的基极通过第一二级三极管分压电阻R5-1接第一电压输入端Vin1,第一二级三极管Q2-1的集电极通过第三电阻R3接+5.2V电压并通过第三电阻R3和第一电容C1接地,第一二级三极管Q2-1的发射极通过第一电阻R1接-5.2V电压并通过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容C2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三恒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陕西三恒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051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ED射灯的可旋转灯座
- 下一篇:LED天花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