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热电势快速测量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03998.9 | 申请日: | 2012-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353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王荣山;任爱;黄平;范念青;钱王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9/00 | 分类号: | G01R19/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赵艳 |
地址: | 21500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势 快速 测量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电势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以快速测量热电势的测量系统。
背景技术
热电势的产生机制是当材料的两端存在一个温度梯度时,由于温度的不均匀性导致体系电子的不对称性分布,从而在材料两端产生一个电势差。通常所说的热电势也即塞贝克(seebeck)系数,其定义是样品的两端由温度差ΔT引起的电势差ΔV与温度差ΔT之比,即热电势S=ΔV/ΔT,它是一个仅与材料性质有关的物理量。热电势是材料的一个基本性质,仅当材料本身的基本性质发生改变时才会随之变化,理论上它与材料的几何形状和尺寸没有关系(纳米尺寸除外),并且具备良好的线性叠加特性。
热电势是衡量热电材料的重要参数,其在发电、制冷等能源应用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并且一直以来热电势的相关特性是各种新型材料和复杂的物理体系研究中的重点。热电势作为材料的重要物理参数,直接与费米面附近的电子态密度相关,对研究物体的输运性质、费米面形态、电子结构、电子-声子相互作用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基于以上特点,热电势测量成为了常见的物理学和材料学中的研究手段。
目前常见的热电势测量方法主要采用的是微分法进行热电势的测量,该方法的原理是给样品加热并在被测样品上焊接两种已知热电势的材料,通常为Cu和CuNi合金,并将这两种材料的一端焊接在样品的冷端,分别测量Cu导线上的电势差U0=(SS-SCu)×(T1-T2)和CuNi合金导线上的电势差U1=(SS-SCuNi)×(T1-T0),则可以得到样品本身的热电势
上述方法的优点是可以不用检测样品本身的实际温度差,仅通过测得两个不同热电势材料上的电势差即可相消得到温度差,从而样品本身的热电势。但该方法的不足之处是:
1.样品与两种不同热电势材料之间的连接要求十分严格,一般需要在样品上面先镀上一层金膜,以确保良好的欧姆接触;
2.所需样品的表面需要十分平整;
3.为了减少测量的误差,所接两种材料热电势要求相差越大越好,同时因为这两种不同热电势材料起到了导线的作用,一般均采用金属,但金属的热电势均较小,因此在实际测量中的增加了降低误差的难度;
4.虽然该方法不需要测出实际的温度差,但温度的稳定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因此仍然需要控温的装置来确保温度梯度的稳定以便测量;
5.该方法接线较为复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快速测量热电势的测量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电势快速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样品台,其包括第一支撑铜块和第二支撑铜块,所述第一支撑铜块和第二支撑铜块分别支撑于待测样品的两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0399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吸混流泵叶轮
- 下一篇:用于电热塞的电源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