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粉碎豆浆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96934.0 | 申请日: | 2012-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600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王旭宁;曾繁亮;王胜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C11/10 | 分类号: | A23C11/10;A47J31/00;A47J31/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18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粉碎 豆浆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小家电,特别是一种微粉碎豆浆机。
背景技术
现有豆浆机中的刀片式豆浆机主要依靠刀片刃口的切割物料来达到粉碎效果,且只有单一的动刀片,所以粉碎效果一直不理想。另外,豆浆机只靠动刀片的切割完成粉碎,都要求转速非常高,这会造成很大的噪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微粉碎豆浆机,粉碎效果有明显改进,在较低转速下也能达到理想的粉碎效果,所以噪音有明显下降。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粉碎豆浆机,包括杯体(1)以及伸入杯体中的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装置包括动刀(4)、定刀(5),所述微粉碎豆浆机还包括带动动刀转动的驱动电机(6),所述动刀上包括剪切部;所述定刀上包括围绕所述动刀设置的侧壁体(51),所述剪切部与侧壁体的内侧壁作用实现对剪;或者所述动刀围绕定刀的侧壁体设置,所述剪切部与侧壁体的外侧壁作用实现对剪。
进一步的,所述动刀包括由驱动电机带动的连接部(42),所述剪切部设在连接部的外端;所述剪切部相对连接部向上或向下延伸;或者所述剪切部平行设在连接部的外端。剪切部平行设在连接部的外端简化动刀的加工工艺。
进一步的,所述剪切部上设有刃口(43);或者所述剪切部和连接部上设有刃口。增加刃口结构使得干豆、大米的粉碎更简单、高效,拓展了物料适应性。
进一步的,所述侧壁体(51)上开设有若干贯通侧壁体的槽口(52)。豆浆在定刀内外形成循环,粉碎效果好。
进一步的,所述槽口中至少有两个槽口的长度不相等;或者,所述槽口中至少有两个槽口的宽度不相等;或者,所述槽口中至少有两个槽口的长度和宽度均不相等。动刀转动一圈,与定刀之间有多处实现对剪,剪切面积大,粉碎效果好;可以拓宽物料适应性,适应粗、细物料。
进一步的,所述槽口位于侧壁体内侧壁的开口小于所述槽口位于侧壁体的外侧壁的开口。槽口内窄外宽,粉碎物料经过槽时,不易卡在槽内,使得清洗更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剪切部与侧壁体之间的间隙为0.1~3mm。
进一步的,所述侧壁体上位于两两相近的槽口之间的侧壁上设有增加侧壁体与剪切部之间的间隙的凹进。提升粗粉碎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侧壁体为为圆筒状;或者所述侧壁体为断续排列的圆筒状。断续排列的圆筒状使手可以伸入定刀、动刀之间,方便清洗。
进一步的,所述豆浆机包括机头,所述粉碎装置设在机头上并向下伸入杯体中,所述机头与杯体同心设置或者偏心设置;
或者所述豆浆机包括设在杯体下方的机座,所述粉碎装置设在机座上并向上伸入杯体中,所述机座与杯体同心设置或者偏心设置;
或者所述豆浆机包括设在杯体旁边的机座,所述粉碎装置设在机座上并从杯体的侧壁伸入杯体中。偏心设置也能形成紊流,局部高速,粉碎效果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通过动刀、定刀之间的对剪来粉碎物料,能够获得动刀和物料之间最大的速度差,提升粉碎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动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定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四种实施例中定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五种实施例中定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六种实施例中定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七种实施例中动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槽口设置成通孔结构的示意图;
图11为粉碎装置设在机座上向上伸入杯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一种微粉碎豆浆机,包括杯体1和机头2,所述机头2上设有伸入杯体1中的粉碎装置,所述粉碎装置包括动刀4、定刀5,所述微粉碎豆浆机还包括带动动刀4转动的驱动电机6,所述动刀上包括剪切部;所述定刀上包括围绕所述动刀设置的侧壁体(51),所述剪切部与侧壁体的内侧壁作用实现对剪。所述机头2设在豆浆机的杯盖3上,所述粉碎装置向下伸入杯体1中,所述机头2与杯体1同心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九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九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969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行车抓斗钢丝绳限位保护装置
- 下一篇:双层板式单支撑杆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