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尾气排放远程实时监测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291430.X | 申请日: | 2012-06-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282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 发明(设计)人: | 严瑾;林峰;叶振洲;邵建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F01N11/00 | 分类号: | F01N11/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俞润体 | 
| 地址: | 31001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尾气 排放 远程 实时 监测 系统 | ||
1.一种汽车尾气排放远程实时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尾气检测车载终端(1)、GPS定位系统(2)、监控主机(3)和车主手机(4),尾气检测车载终端(1)和GPS定位系统(2)安装在汽车上,监控主机(3)安装在监测汽车尾气的管理部门,所述的尾气检测车载终端(1)包括尾气取样机构(5)、尾气传感机构(6)和尾气分析机构(7),尾气取样机构(5)的进气口和汽车的排气管相连,尾气取样机构(5)的出气口和所述的尾气传感机构(6)的进气口相连,尾气传感机构(6)的出气口和安装于汽车上的消声器相连,尾气传感机构(6)的传感信号输出端和所述的尾气分析机构(7)的信号输入端相连,GPS定位系统(2)和尾气分析机构(7)相连,尾气分析机构(7)和所述的监控主机(3)通过无线网络相连,监控主机(3)和车主手机(4)通过无线网络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尾气排放远程实时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尾气取样机构(5)包括依次相连的油水过滤器(51)、粉尘过滤器(52)和真空泵(53),油水过滤器(51)的进气口和汽车的排气管相连,真空泵(53)的出气口和所述的尾气传感机构(6)的进气口相连,真空泵(53)的运行控制端和所述的尾气分析机构(7)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尾气排放远程实时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尾气分析机构(7)包括微控制单元(71)及与微控制单元(71)相连的按键单元(72)、显示单元(73)、驱动单元(74)和GPRS无线收发单元(75),微控制单元(71)的信号输入端和所述的尾气传感机构(6)的传感信号输出端相连,驱动单元(74)的输出端和所述的尾气取样机构(5)的控制端相连,所述的GPS定位系统(2)和所述的微控制单元(71)相连,GPRS无线收发单元(75)和所述的监控主机(3)无线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尾气排放远程实时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尾气传感机构(6)包括内有气流通道(62)的壳体(61),气流通道(62)的进气端(621)设于壳体(61)的一侧,气流通道(62)的出气端(622)设于壳体(61)的另一侧,气流通道(62)内从进气端(621)到出气端(622)依次间隔地设有碳氧化物和碳氢化物传感器、氮氧化物传感器(64)和氧气传感器(66),碳氧化物和碳氢化物传感器、氮氧化物传感器(64)及氧气传感器(66)的传感信号输出端分别和所述的尾气分析机构(7)的信号输入端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尾气排放远程实时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碳氧化物和碳氢化物传感器包括红外光源(68)、红外源调制单元(611)、反射镜(610)、热电堆探测器(69),所述的壳体(61)内设有一个与所述的气流通道(62)垂直的光路通道(67),所述的红外光源(68)和热电堆探测器(69)设于光路通道(67)的一端,两个互相对称的反射镜(610)设于光路通道(67)的另一端,红外源调制单元(611)与红外光源(68)电连接,所述的光路通道(67)的长度为气流通道(62)的直径的1.5~3.5倍,光路通道(67)的直径小于或等于气流通道(62)的半径,所述的热电堆探测器(69)的传感信号输出端和所述的尾气分析机构(7)的信号输入端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汽车尾气排放远程实时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流通道(62)内设有气体压力传感器(63)、气体流量计(65)和温度传感器(612),气体压力传感器(63)位于所述的碳氧化物和碳氢化物传感器与氮氧化物传感器(64)之间,气体流量计(65)和温度传感器(612)位于所述的氮氧化物传感器(64)和氧气传感器(66)之间,气体压力传感器(63)、气体流量计(65)和温度传感器(612)分别和所述的尾气分析机构(7)电连接;所述的气体流量计(65)包括涡流发生体(651)和压电传感器(652),压电传感器(652)设于气流通道(62)的通道壁上,涡流发生体(651)从所述的壳体(61)外部穿入壳体(61)内,涡流发生体(651)的端头露出于气流通道(62)内且与压电传感器(652)邻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未经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9143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卤钨灯管排气机下管退火装置
- 下一篇:氯乙烯转化器管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