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拉索外套管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83903.1 | 申请日: | 2012-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268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陈道权;刘征宇;张松;柏国清;陈登凯;李广勇;王泽永;刘节焰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胜利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8 | 分类号: | E01D19/08;E01D19/16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梁拉索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斜拉索桥梁上的拉索外套管。
背景技术
斜拉索桥是现代大跨桥梁的重要的结构形式,特别是在跨越峡谷、海湾、大江、大河等不易修筑桥墩的地方架设大跨径的特大桥梁时,往往都选择悬索桥和斜拉桥的桥型。斜拉索桥由拉索、索塔、主梁、和桥面组成,桥面荷载经主梁传给拉索、再由拉索传到索塔。现有的拉索外层往往套设有圆柱管状的拉索外套管,以起到在外界恶劣环境下的保护内部的拉索本体的作用。现有拉索外套管存在以下缺陷:由于其外形仅为呈外表光滑的圆柱管状,在长时间外部恶劣环境下,雨、冰等外部物质往往得以沿其光滑的外壁下滑,最终呈线状的集聚于管体外壁的下侧处,导致原本呈圆柱管状的拉索外套管在上述物质的重力影响下产生形变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拉索外套管的截面外形开始由圆状逐渐的转变为椭圆状,导致拉索的横向受风面积开始增加,致使拉索部位处的风雨激振加剧,最终为拉索甚至整个桥体的使用寿命带来极大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拉索外套管,可有效避免因外界雨、冰等物质在管壁下侧的集聚而导致的管体形变现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拉索外套管,包括管状套管本体,所述套管本体在其外壁处设置有用于引流雨、冰等外部物质的引导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套管本体外壁处设置引导单元,当外界的雨水等物质在落入拉索外套管上后,可适时被设置于其外壁处的引导单元导流出去,从而避免了传统的光壁式外套管出现的雨水 等物质在管体下侧的线状集聚现象;其结构简单而使用方便可靠,可有效避免因外界雨、冰等物质对于管壁的粘着集聚而产生的管体形变现象,以最终确保拉索乃至整个桥体的使用寿命满足实际所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端面示意图;
图3为图2的I部分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拉索外套管,包括管状套管本体10,所述套管本体10在其外壁处设置有用于引流雨、冰等外部物质的引导单元11,如图1-3所示。
在实际使用时,其引导单元11的具体结构可为多种,如外凸设置于套管本体10外部的引导棱,又或者为内凹布置的水流引导槽等等,只需能实现其对于外来物质如雨水等的引导作用即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通过设置引导单元11,使其原本光滑的套管本体10外壁呈现非光滑状,依靠引导单元11对于外来可引导物质的引流作用,从而保证当外界的雨水等物质在落入拉索外套管上后,可适时被设置于其外壁处的引导单元11引导出去,从而避免了传统的光壁式外套管出现的雨水等物质在管体下侧的线状集聚现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如图1-3所示,所述引导单元11于套管本体10外壁处呈螺旋线状缠绕布置。换句话说,此时引导单元11与套管本体间的配合状态可视为如同螺纹缠绕设置于螺柱上一样,从而一方面通过引导单元11的螺旋引导作用,确保雨水等沿其预定引导线路下滑并坠落,从而实现其导流作用;另一方面,其螺旋线状设计也起到了部分加强套管本体10管体强度的作用,从而对避免管体形变起到了有利效果。同样,为进一步提高引导单元11的导流功能,所述引导单元11为两条且相对套管本体10轴线对称布置,且引导单元11在管体径向截面上的外形呈半圆状;此时,整个外套管即构成了双螺旋 线型拉索外套管,一方面,其螺旋线状结构保证了其构造的简单性,另一方面,其半圆状设计更是确保其引流操作时的平滑性,使用方便可靠;本实用新型的双螺旋线导流作用可有效避免因外界雨、冰等物质对于管壁的粘着集聚而产生的管体形变现象,从而最终达到确保甚至延长拉索乃至整个桥体的使用寿命的目的,其市场应用前景广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胜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威胜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839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