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高度的电磁炉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82982.4 | 申请日: | 2012-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339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朱泽春;徐世敏;高朝岗 | 申请(专利权)人: |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7/00 | 分类号: | F24C7/00;F24C1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18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高度 电磁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特别是一种可调节高度的电磁炉。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超薄电磁灶成为了消费者的新宠,也是以后电磁灶的发展方向。可是现在的超薄电磁灶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追求机体的厚度尽可能的薄,导致电磁灶进风口贴近电磁灶安放台面,其使用环境要求也一定程度的升高。比如不能在湿的台面或有质量较轻颗粒散布的地方使用,容易将水珠,或细小颗粒吸入电磁灶中导致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一种新的装置,可根据环境要求改变电磁炉进风孔离电磁灶安放台面的距离,使电磁炉使用更加安全。有些产品通过设置可调整壳体高度的转动支脚以及在壳体和转动支脚之间设置保持转动支脚定位的限位装置,可实现调整电磁灶高度,节省厨房空间;但是这种结构在使用转动支脚与电磁灶工作台面接触是面接触,会不容易保持水平,而且没有防滑结构,不易将电磁灶定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可调节高度的电磁炉,结构简单,高度调整方便,保证电磁灶的灶台始终处于水平状态。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高度的电磁炉,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下表面转接有支撑电磁炉的转动支架,所述转动支架包括不同高度的至少两个支脚并通过支脚调节电磁炉高度。
进一步的,支脚包括相交的长支脚和短支脚,支脚的端部设有防滑垫。
进一步的,所述两根支脚垂直相交,其中一根支脚支撑电磁炉时,另一根支脚抵在底座的下表面上。转动支架所需要的空间较小。
进一步的,所述支脚上设有在另一根支脚支撑电磁炉时与底座的下表面上抵接的支撑面。可提高支撑强度和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下表面上设有容置转动支架的容置槽,所述转动支架转接在容置槽两端的槽侧壁上,其中一根支脚支撑电磁炉时,另一根支脚抵在容置槽的槽底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容置槽的宽度不小于长支脚和短支脚的长度之和。不使用转动支架时,藏于容置槽中,不影响外观面。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支架成对设置,成对的两个转动支架之间通过连接轴连接为一体。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轴设在两根支脚的相交处。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轴包括连接两个长支脚的宽连接片和连接两个短支脚的窄连接片。除了保证连接强度,还能达到挡风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支脚为伸缩杆。按照高度调整需求,调节支脚的长度,变换更灵活。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高度调整方便简单;不影响电磁炉外观;可按照高度调整需求,变换更灵活;保证电磁灶的灶台始终处于水平状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转动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实施例中两个转动支架通过第一种连接轴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所示实施例中两个转动支架通过第二种连接轴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所示实施例在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一种可调节高度的电磁炉,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下表面上转接有转动支架2,所述转动支架2包括相交的两根支脚21,所述支脚包括一根长支脚211和一根短支脚212并通过选用长支脚211或短支脚212支撑电磁炉来调节电磁炉高度。为了起到支撑稳定、防滑的效果,所述支脚21的端部设有防滑垫3。由于本实用新型中底座1的下表面为平面,所以设置三个转动支架2保证调整高度后电磁炉仍保持水平状态。在实际生产中可根据需要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九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九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829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