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驱车动力电池充、换电连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77612.1 | 申请日: | 2012-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275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林根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根春;张艳芳 |
主分类号: | B60S5/06 | 分类号: | B60S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陈英 |
地址: |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车 动力电池 连锁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驱动车辆充、换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提供一种电驱车动力电池的充电与换电连锁系统。
背景技术
国家环保部发布2011年《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显示:2010年汽车排放的NOx和PM(含PM10、PM2.5有毒颗粒)占全国机动车排放总量的85%以上。国务院总理宣布:必须治理PM2.5对环境的污染,不能牺牲人们的健康换取经济增长。中科院测算,在中国由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总值的15%;2012年4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今后8年要以纯电驱动汽车为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如此严峻的形势中,也隐藏着难得机遇,可以预测:1.为了健康和阻止GDP被蚕食,全国乃至全球将不惜一切代价控制车辆尾气排放;2.面对地球不可再生能源如汽油储量终将耗尽,不能不居安思危。今后必然全力发展尾气零排放的电驱车。然而,1.电驱车的动力电池充电速度十分缓慢(正常速度满充一次6~8小时),难以如同汽车加油一样及时充电,快速充电又容易损坏价值约为车辆总值40%的动力电池;2.充电站数量严重不足,像加油站一样建立众多独立的动力电池充电站不但欠发达国家很难做到,发达国家努力了几十年仍未实现;原因是:a.场地受限(伦敦经验:每平方公里至少需建一个充电站),b.高额投资(每建一独立充电站投资数百万元);3.目前动力电池容量小(续航里程30~180公里);4.总体设计脱离实际。此等因素长期阻碍着电驱车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电驱车动力电池充电与换电池连锁系统,使电驱车能够如同汽车加油一样甚至更快更便捷地更换动力电池,从而促进电驱车的加速普及应用,有效改善环境污染。
为达此目的,采取以下设计方案:
一种电驱车动力电池的充、换电连锁系统,是在一个现有的汽车加油站或一个电驱车动力电池充、换电站设置,其包括充电工位、电池输送机构、换电池通道;所述充电工位上设置充电工作台,其上设置充电座;所述换电池通道是供电驱车换动力电池的专用通道;所述电池输送机构设置在所述充电工位和所述换电池通道之间;在所述换电池通道旁或通道上设置将动力电池移入和移出所述电池输送机构的通道转移工位,在该通道转移工位上设置通道 转移机构或换电转移机构;所述的电池输送机构和充电工位之间设置充电转移工位,在该充电转移工位上设置充电转移机构,使得电池输送机构上的动力电池移入充电工位,或者使得充电工位上的动力电池移出充电工位而移入电池输送机构或只是移出充电工位。
所述电池输送机构可以是在所述换电池通道和所述充电工位之间的换电转移机构,例如是输送车、设置在滑轨上的移动装置如输送带装置等,实现动力电池在通道转移工位和充电工位之间的转移。
一个换电转移机构的优选方案是:所述电池输送机构为一电池输送带装置;其是闭合的输送带装置,提供一个闭合的输送路线,使得在其中的驱动装置的带动下单向移动;或者是开放性的输送带装置,构成一个开放式输送路线,使得在其中的驱动装置的带动下往返移动。驱动装置一般为电机。
将电驱车上的乏电动力电池在换电池通道上卸下时,从所述通道转移工位通过换电转移机构送到所述电池输送机构上,运行并离开通道转移工位。满电动力电池则通过例如循环联动的所述电池输送机构将该输送机构上的满电动力电池送到电驱车处,在通道转移工位通过所述换电转移机构,安装到电驱车上;此前卸下的乏电动力电池通过换电转移机构送到电池输送机构上,继而送到所述充电工位,在所述充电转移工位通过所述充电转移机构移出电池输送机构并移入充电工位进行充电;满电的动力电池再移出充电工位进入所述电池输送机构,或送到电池存储点备用。
一般电驱车的动力电池安装在汽车底部,为了方便更换电池,一个优选方案是:电池输送带装置至少对应于所述换电池通道的一段,位于该通道下方,所述通道转移工位上设置的所述通道转移机构或换电转移机构为一换电池升降机构。和/或,在所述充电工位上设置的所述充电转移机构为一充电升降机构。
所述电池输送带装置具体地可以是:包括机架、设置在该机架上的若干滚筒,其中包括与驱动装置连接的动力滚筒。各个所述滚筒通过传动机构连接;电机连接动力滚筒,使得所有滚筒均能在驱动装置如电机作用下自转,在所述滚筒上设置输送带。
所述充电工位还包括充电传送带装置,所述充电座设置在该充电传送带装置上,使得所述充电传送带装置成为充电工作台,或者,所述充电座设置在机架上且与所述充电传送带装置相邻,该机架成为固定的充电工作台;驱动机构连接充电传送带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根春;张艳芳,未经林根春;张艳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776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