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变送器及其调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75737.0 | 申请日: | 2012-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930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吴荣杰;张炳武;曲桂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特安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3/06 | 分类号: | G01D3/06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送器 及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数据测量装置,尤其涉及变送器及其调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变送器在工业过程控制领域中应用广泛,随着微电子技术和传感技术的快速发展,变送器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等性能指标得到明显提高,同时,变送器的智能化使其具备强大的功能,如补偿运算、数字通信、诊断和设置等。对于需要调零的变送器,如压力变送器和气体变送器,通常需要具备现场调零功能。常见的变送器现场调零方式有磁性按钮、磁棒、红外线遥控器、手持式数字通讯器等,其中,磁性按钮无需辅助工具,但需要配合显示屏的功能菜单进行操作,灵活性较差;磁棒、红外线遥控器和手持式数字通讯器则需要专用工具才能操作,操作起来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送器及其调零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灵活性差及因需要专用工具辅助而带来的操作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调零装置,用于变送器上,所述变送器包括外壳,所述调零装置包括机械旋钮部件和设置于所述变送器内部的电子调零器件,所述机械旋钮部件包括插装在所述外壳上的调节轴和连接于所述调节轴和所述电子调零器件之间的联轴器。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轴带有凸起的帽,所述机械旋钮部件还包括套于所述调节轴的带帽一端上并贴于所述帽及所述外壳外侧的型密封圈。
更进一步地,所述调节轴的与所述联轴器连接的一端开设有一销孔,所述机械旋钮部件还包括套于所述调节轴上并贴所述外壳内侧的垫圈和插装于所述调节轴的销孔内的圆柱开口销。
具体地,所述调节轴靠所述外壳的外侧一端头上带旋钮的开口,所述开口为一字形、十字形或内六角形。
进一步地,所述调零装置还包括枢接于所述外壳的外侧并可摆动覆盖所述调节轴的挡片。
进一步地,所述调零装置还包括填于所述调节轴和所述外壳之间且用于润滑的润滑脂。
具体地,所述电子调零器件为旋转电位器、旋转编码器或旋转磁感应开关。
一种变送器,所述变送器包括以上实用新型内容所述的调零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为隔爆外壳,所述调节轴与所述隔爆外壳之间具有作隔爆配合且满足IIC类外壳接合面最小宽度和最大间隙要求的圆筒形接合面。
本实用新型装置在操作时仅需要一把普通的螺丝刀,不需要专用工具,即可实现调零功能,操作方便,或直接将所述的调节轴伸出所述外壳外,则可直接旋动调零,提高了变送器现场调零的便捷性,同时可使变送器除了在排空的情况下可进行调零,还可以在任意输入的情况下进行调整,大大增加了调整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装结构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调节轴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变送器一般为一外壳将其包裹住,在调零时多有不便,若将变送器内的电子调零器件通过一种调零装置引到变送器外,则能方便调零。请参见图1,基于以上原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变送器,所述变送器包括一种调零装置,所述变送器包括外壳81,所述调零装置包括机械旋钮部件和设置于所述变送器内部的电子调零器件61,所述机械旋钮部件包括插装在所述外壳81上的调节轴11和连接于所述调节轴11和所述电子调零器件61之间的联轴器51。这样在操作时仅需要一把普通的螺丝刀,不需要专用工具,即可实现调零功能,或直接将所述的调节轴11伸出所述外壳81外,则可直接旋动调零,提高了变送器现场调零的便捷性,同时可使变送器除了在排空的情况下可进行调零,还可以在任意输入的情况下进行调整,大大增加了调整的灵活性。
进一步地,请参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调节轴11带有凸起的帽111,所述机械旋钮部件还包括套于所述调节轴11的带帽一端上并贴于所述帽111及所述外壳81外侧的密封圈21。由于增加了密封圈21,这样可防止外面少量水进入变送器,使其可用于一些敞开的环境中,优选的所述密封圈21可使用O型密封圈或现有的标准密封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特安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特安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757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