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传爆可靠的起爆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75359.6 | 申请日: | 2012-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141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王高宏;蔺庆元;任流润;李建民;刘瑞生;郭新春;祝贺;霍勇;陈永宁;乔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江阳兴安民爆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2D1/04 | 分类号: | F42D1/04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30041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靠 起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爆破器具,具体是一种用于矿山爆破、工程爆破、水中爆破及大型露天煤矿爆破的起爆源。
背景技术
目前,通常起爆具结构是由:壳体、主装药两部分组成,产品具有一个雷管孔和一个导线孔,激发的时候通过雷管孔内的雷管激发主装药,达到起爆具整体爆炸,从而引爆钝感炸药,使其很快达到稳定爆轰。
由于起爆具产品要求具有起爆感度高、爆速高、装药密度高、威力大等特点,因此起爆具产品的主装药都是用两种高能炸药混合而成,且主装药本身要具有雷管感度,导致产品成本很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传爆可靠的经济型起爆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传爆可靠的起爆具,包括壳体,壳体内装有主装药,壳体内腔中部设有导线孔,壳体内腔还设有两个雷管孔,雷管孔底部连接有起爆药柱。
本实用新型改变了现有技术中由变雷管激发主装药的模式,改由雷管激发起爆药柱再由起爆药柱激发主装药的起爆。由于起爆药柱由单一的高能炸药制做而成,感度很高,使用后可提高产品起爆率、确保爆破质量;同时实现了由单雷管激发起爆药柱变为双雷管激发起爆药柱,再由起爆药柱激发主装药的起爆方式。双雷管起爆结构改进了因雷管不能正常作用的概率导致主装药不能可靠起爆的弊病,还能明显降低爆破作业成本。
壳体顶端设有聚能穴,可以使起爆具产品的瞬间激发能量得到大幅度提高,对引爆钝感炸药起到积极作用,不仅达到良好的传爆、引爆作用,而且有效的提高了产品威力等相关爆炸参数,还可以通过对产品主装药配方的调整降低产品成本。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现了传爆结构和聚能结构在起爆具内部的应用,且产品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传爆性能良好,有效的提高了产品的起爆率、瞬间激发能量得到大幅度提高。从而使威力等相关爆炸参数得到有效提高,更好的提高产品的传爆可靠性,可以在不降低其产品主要性能指标的前提下通过对产品主装药配方的调整降低产品成本。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起爆具主要用于起爆各类钝感炸药或增强起爆冲击波,使主装药很快达到稳定爆轰。它具有高密度、高威力、抗水性好、安全、无污染的特点,适用于各种气候条件下的各类钝感炸药的可靠起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起爆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锥形聚能穴结构。
图3为球形聚能穴结构。
图4为圆柱形聚能穴结构。
图中,1-壳体,2-主装药,3-导线孔,4-雷管孔,5-起爆药柱,6-聚能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做具体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的一种传爆可靠的起爆具,包括壳体1,壳体1内装有主装药2,壳体1内腔中部设有导线孔3,壳体1内腔还设有两个雷管孔4,雷管孔4底部连接有起爆药柱5。
壳体1用纸或塑料制成,主装药2是混合炸药。两个传爆药柱5组成传爆系统,每一个起爆药柱的重量是8~30g,采用钝化太安或钝化黑索今压制而成。
本实用新型采用双雷管结构,雷管孔4为深60~100mm的两个盲孔,盲孔底部深入起爆药柱5内部,有利于起爆过程中雷管与起爆药柱5的充分接触,提高了产品的起爆率和传爆可靠性。导线孔3为一个通孔,两个雷管分别穿过导线孔3后固定插入两个雷管孔4,当任何一个雷管正常作用,都可以达到100%传爆。
壳体1顶端设有聚能穴6,聚能穴6结构其大小可根据产品的直径决定,在产品的起爆过程中可起到能量聚集的作用。
所述的聚能穴6为锥形结构、球形结构或圆柱形结构。聚能穴6的选用类型可根据用户要求或爆破类型及爆破作业的地质、地形等特点决定,聚能穴的大小根据产品的外形尺寸等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江阳兴安民爆器材有限公司,未经山西江阳兴安民爆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753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