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后视镜遮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70656.1 | 申请日: | 2012-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861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许双英;金玉明;李莉;刘强;杨安志;赵福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06 | 分类号: | B60R1/06;B60R1/12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1228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后视镜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后视镜配件,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后视镜遮雨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后视镜是为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能清楚通过后视镜而看清后面车辆、行人等其他物体而专门设置的,其目的是提高驾驶员在行车、变道和倒车过程中的安全性,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但是遇雨水天气时,后视镜和前车门玻璃表面都会积聚大量雨水,而使驾驶员的视线受阻,这严重影响了驾驶员的行车安全,目前虽已有相关后视镜遮雨装置专利,但这些装置或通过磁条或通过粘贴固定,因而其在行车过程中承受阻力效果不佳,容易损坏和掉落,且装置本身不能自动收拢,不美观。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1249742Y,授权公告日2009年6月3日,公开了一种车辆后视镜的遮雨装置 ,后视镜与车辆门窗间设有一罩体,罩体贴合于车辆门窗的框上,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有益效果,有效提高了雨天后视镜和前门车窗玻璃的清晰度和能见度,保障了行车安全。其不足之处是罩体贴合于车辆门窗的框上,下雨天气一般伴随着刮风等,汽车行驶过程中罩体受到的空气阻力大,贴合无法满足要求,容易损坏和吹落,在天晴时,该种遮雨装置也无法自动收拢,不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汽车后视镜遮雨装置强度不足易损坏,使用完之后无法自动收拢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强度大使用可靠性高,使用完之后方便自动收拢的汽车后视镜遮雨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后视镜遮雨装置,包括设置在前车门玻璃框和后视镜之间的遮雨罩,所述的遮雨罩与前车门玻璃框连接端设有自动伸缩机构,所述的遮雨罩上还设有支撑结构。自动伸缩机构能方便的在雨天控制遮雨罩张开起到汽车后视镜遮雨的效果,没有下雨时能控制遮雨罩自动收拢,不会影响汽车的美观,支撑结构结构能保证遮雨罩的强度,有效的放置雨天行车空气阻力的作用而因遮雨罩自身强度不够而吹落损坏。
作为优选,所述的遮雨罩由柔软透明的塑料制成。柔软透明的塑料一方面保证遮雨罩频繁收拢和展开都不会折坏,同时还能透光,不会因为遮雨罩的原因遮挡光线从而影响视野,保障行车安全。
作为优选,所述的遮雨罩成扇形,其上设有若干根沿着遮雨罩半径方向分布的骨架,所述的骨架的外端设有支撑杆,所述的骨架与所述的支撑杆滑动连接,所述遮雨罩与前车门玻璃框连接处设有圆轴,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前车门玻璃框固定,另一端与后视镜背部外下端固定。骨架对整个遮雨罩起到支撑和增加强度的作用,圆轴转动时,骨架沿着支撑杆滑动收拢到一起从而能把遮雨罩收拢在一起。
作为优选,所述骨架外端弯曲成扣环,所述扣环套设在支撑杆上形成滑动连接。扣环套设在支撑杆上,结构简单,不需要增加滑动装置,同时扣环自身结构稳定,不容易损坏。
作为优选,所述的伸缩机构包括电机和推杆,所述推杆的一端与电机的输出轴端垂直固定,所述推杆的另一端与后视镜背部外下端卡扣固定,所述电机输出轴端通过联轴器与所述的圆轴固定连接,所述电机上还连接有电机控制器。推杆为一根柔性的橡胶杆,同时又带有一定的刚性,电机转动时,推杆能弯曲并一圈圈的缠绕在电机输出轴上,电机反向转动时,推杆又能变直伸展开,展开后在支撑杆的导向作用下,其一端的卡扣能和后视镜背面外下端扣紧,这样遮雨罩就能起到遮雨的作用了,需要收拢时,电机反向转动,推杆在电机作用下卡扣脱开并缠绕在电机轴上,这样遮雨罩的骨架收拢合并的靠在前车门玻璃框上,不会影响车体的整体美观。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强度大使用可靠性高,使用完之后能方便自动收拢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收拢状态示意图。
图中:遮雨罩1 后视镜2 骨架3 支撑杆4 推杆5 电机6 卡扣7 圆轴8 扣环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706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插接式踏板驱动机构
- 下一篇:一种汽车后视镜用悬臂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