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绞盘刹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69345.3 | 申请日: | 2012-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432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纲;汤良道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诺和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D5/14 | 分类号: | B66D5/14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魏亮 |
地址: | 321017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绞盘 刹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绞盘,尤其是绞盘的刹车装置。
背景技术
绞盘种类很多,有各类休闲越野车船用绞盘,各类特种工程作业绞盘,各种军队特种用途绞盘及其它各行业专用绞盘等,广泛应用于休闲越野,工程救援,冶金,勘探,林牧渔业及石油、矿产开采等,其中休闲越野是绞盘主要市场,是车辆、船只的自我保护和牵引装置。目前国内外绞盘通常由马达、滚筒、刹车、减速器、离合器、控制器、钢丝绳及一些相应附件等几大部分组成。其中绞盘刹车是绞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在绞盘工作停顿时刹车自动反应,将牵引的载荷停住。目前绞盘的刹车装置有多种,常规有机械手刹,液压刹车,电磁刹车,机械自动刹车等,机械手刹安全性不够,容易出现事故,而液压、电磁刹车成本较高。机械自动刹车有锥鼓式、涨圈式和棘轮式,它们各有其特点,但是涨圈式绞车使用寿命短,而普通棘轮绞车容易产生噪音,锥鼓式应用在绞盘上从对绞盘的工作性能和本身的使用寿命来看相对其他两种制动器均较好,但从长期的使用寿命和制动可靠性方面还不是很理想。而且以上三种制动器还有一个共同缺点,即工作中发热量大,散热困难,加速了绞盘的损坏。因此我们严峻地认识到,为了保证野外驾驶的安全,现有技术中的绞盘还难以让人放心,很有必要发明一个既能克服上述制动器的不足之处又能较好地满足绞盘工作性能的制动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提供一种绞盘刹车装置,结构较简单,制造工艺性、装配性较好,制动性能稳定。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绞盘刹车装置,包括刹车轴以及设于所述刹车轴上的外刹车锥盘、内刹车锥盘、刹车毂、螺旋离合机构及刹车联轴套,所述刹车毂与绞盘的卷筒键齿啮合,所述刹车轴驱动所述螺旋离合机构分离,所述螺旋离合机构的分离过程实现外刹车锥盘与内刹车锥盘分别夹紧所述刹车毂。
进一步的,所述螺旋离合机构包括第一扭转套与第二扭转套,所述第一扭 转套与所述第二扭转套通过螺旋面轴向啮合,所述第一扭转套与所述第二扭转套外壁均设有凸耳,所述第一扭转套上的凸耳与所述第二扭转套上的凸耳在轴向方向上交错设置,所述刹车联轴套内壁设有凸台,所述凸台在所述刹车联轴套转动时推动第一扭转套或第二扭转套上的凸耳实现螺旋离合机构的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扭转套与所述内刹车锥盘连接,所述第二扭转套与所述刹车轴键齿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扭转套与所述内刹车锥盘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刹车轴上设有在第二扭转套轴向移动时进行限位的限位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结构为设在所述刹车轴端部的压板。
进一步的,所述压板与所述第二扭转套之间设有波形垫圈。
进一步的,所述刹车轴上还设有在螺旋离合机构未受驱动时使螺旋离合机构处于半离合状态的预紧件。
进一步的,所述刹车轴轴端与外刹车锥盘之间设有外摩擦片和内摩擦片。
进一步的,所述外刹车锥盘与刹车轴轴端之间设有蝶形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外刹车锥盘与内刹车锥盘来卡紧刹车毂,刹车毂与锥盘之间为锥面接触,面积更大,摩擦力增大,制动可靠;相比现有的锥鼓涨紧式刹车,本实用新型利用刹车毂与绞盘卷筒键齿啮合,制动力损耗小,有效提升制动响应,全面提高绞盘的刹车性能;
2、采用螺旋离合机构,结构简单,制造工艺性、装配性好,能适用动力下正反两个方向运转,负载下一个方向制动;
3、刹车过程波形垫圈来平衡制动力,使得制动更加平稳、噪音小、可靠性高。
4、增加外摩擦片和内摩擦片后,在绞盘制动时,内摩擦片作用于外刹车锥盘的端面上,增加了外刹车锥盘的摩擦面积,使得外刹车锥盘迅速制动,继而制动刹车毂,使得绞盘整体的刹车性能提升,制动更加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绞盘刹车装置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绞盘刹车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绞盘刹车装置螺旋离合机构的截面示意图;
图4为带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刹车装置的绞盘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绞盘刹车装置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绞盘刹车装置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诺和机电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诺和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693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