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评价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治疗药物的常压低氧舱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64989.3 | 申请日: | 2012-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687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汪海;段瑞峰;崔文玉;张雁芳;龙超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G10/02 | 分类号: | A61G10/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陆艺 |
地址: | 30005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评价 高原 红细胞 增多 治疗 药物 常压 低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物低氧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治疗药物评价的常压低氧舱。
背景技术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动物模型复制和药物疗效评价实验周期长,一般实验动物需要在密闭性的低氧舱内进行3个月以上的慢性间歇性低氧,因此动物的生命安全要求明显提高。由于现有的常压低氧舱均是密闭性舱室,其工作原理是同时输入氮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降低动物呼吸气体的氧浓度。动物在常压舱内需要持续消耗氧气,排出CO2和水汽,因此要保障动物的健康及生命安全一定要保证具有一定流量的空气。而已报道的常压低氧舱均没有设置断电及空气输入低于一定流量时开启舱门的功能,这使得动物容易在以上两种特殊情况下短时间内全部死亡,影响动物健康及实验进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造价低、低氧舱内氧气浓度稳定、可避免断电或空气流量低时密闭舱室中动物缺氧致死、实验安全系数高的用于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治疗药物评价的常压低氧舱。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根据如下:
一种用于评价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治疗药物的常压低氧舱,空气压缩机通过管路与第一流量计连接后和混合舱连接;氮气源通过管路依次与第二流量计、第一三通连接后再与混合舱连接;第一三通通过管路和电磁阀门连接;空气流量控制部件设置在第一流量计和混合舱之间的管路上,空气流量控制部件与动物舱的舱门上的电磁锁之间串联一个第一继电器;混合舱通过管路依次与第二三通连接后再与动物舱连接;第二三通通过管路与第三流量计连接后与氧电极连接;氧电极与电磁阀门之间依次串联有控氧仪和第二继电器;动物舱上设置有出气孔。
所述空气流量控制部件由筒体1、钢球2、流量计进气口4、流量调节手轮5、流量计出气口6和钢针3组成,所述流量计进气口4和流量计出气口6设置在所述筒体1的底部,流量调节手轮5设置在所述流量计进气口4和流量计出气口6之间,所述钢针设置在筒体1上,所述钢球2设置在钢针以上的筒体1内。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传统低氧舱造价高、存在安全隐患的不足。电磁锁及空气流量控制部件的使用增加了常压低氧舱的安全系数,控氧仪及其控制的电磁阀门的使用增加了混合气体氧浓度的稳定,调节低氧舱内氧气浓度的方法具有简单易行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空气流量控制部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下面的例子只是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对本实用新型产生任何限制。
一种用于评价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治疗药物的常压低氧舱,空气压缩机通过管路与第一流量计连接后和混合舱连接;氮气源通过管路依次与第二流量计、第一三通连接后再与混合舱连接;第一三通通过管路和电磁阀门连接;空气流量控制部件设置在第一流量计和混合舱之间的管路上,空气流量控制部件与动物舱的舱门上的电磁锁之间串联一个第一继电器;混合舱通过管路依次与第二三通连接后再与动物舱连接;第二三通通过管路与第三流量计连接后与氧电极连接;氧电极与电磁阀门之间依次串联有控氧仪和第二继电器;控氧仪接受氧电极的信号通过第二继电器控制电磁阀门的开闭调节进入混合舱中氮气的量实现混合气氧浓度的恒定。动物舱上设置有出气孔(见图1)。
所述空气流量控制部件由筒体1、钢球2、流量计进气口4、流量调节手轮5、流量计出气口6和钢针3组成,所述流量计进气口4和流量计出气口6设置在所述筒体1的底部,流量调节手轮5设置在所述流量计进气口4和流量计出气口6之间,所述钢针设置在筒体1上,所述钢球2设置在钢针以上的筒体1内。空气流量控制部件的流量计进气口4通过第一流量计与空气压缩机连接,流量计出气口6与混合舱连接,工作时向混合舱中通入固定流量的空气(见图2)。
例如:本实用新型中的动物舱是一个低氧舱,可以采用4mm厚的无色有机玻璃制作,长、宽和高分别为70cm、60cm和50cm,体积为210L。在舱顶部一侧有进气口,在远离进气口的一个侧壁上设置舱门,舱门利用合页与舱体连接,动物舱上设置有出气孔,。舱门和舱体的接触部位利用密封材料进行密封。在舱门的上部、下部和无合页一侧均安装电磁锁的金属吸盘,在舱体的对应部位安装电磁锁的磁体,电路接通时磁体产生磁性,与接近的金属吸盘可以紧密连接,每个电磁锁的吸力可达到60kg,舱门与舱体密封。当断电时或空气流量控制部件产生信号时磁体的磁性消失,舱门打开。舱内置温湿度计,放置钠石灰和氯化钙吸收水汽和二氧化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649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