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内吸烟提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60090.4 | 申请日: | 2012-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861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陈杰龙;金爱君;李宏华;李功赋;吴成明;赵福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Q9/00 | 分类号: | B60Q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1228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吸烟 提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提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内吸烟提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机动化发展迅猛,截止2011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为2.25亿,其中汽车1.06亿辆,全国机动车驾驶人达2.36亿。为了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保护人身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安全及其他合法权益,提高通行效率,交通部和各地相关部门都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如交通部发布的《汽车旅客运输规则》,其中明确提出的一条车内不准吸烟,又如西宁市道路交通管理暂行规定中明确提出的一条不准在驾驶车辆是吸烟。
对于私家车的驾驶员,在车内吸烟,在驾驶过程中,不仅容易分神而出现交通事故,而且对车内的其他人员会有影响,而对于公共车辆,无论是驾驶员还是乘客吸烟,容易引发火灾或其他事故,因此,杜绝在车内吸烟势在必行。但是,在目前的车辆中只有请勿吸烟或其他警示牌标语,无法正在起到警示作用。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341209Y,授权公告日1999年09月29日 ,公开了一种温馨禁烟装置,机壳上装有电源指示灯,烟雾检测指示灯,电源开关烟雾检测口,语音提示口和导线及播头。虽然目前市场上已经有禁烟提示装置,但是目前的汽车上却没有禁烟提示装置,以提示驾驶员禁止吸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汽车内吸烟提示装置,当驾驶员或者乘客在汽车内吸烟时,能够发出提示信息,以提醒驾驶员或乘客不要在车内吸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内吸烟提示装置,包括ECU,还包括烟雾传感器和提示装置,所述烟雾感应器的输出端与ECU的输入端连接,所述ECU的输出端与提示装置连接,所述烟雾感应器和提示装置设于汽车上。烟雾感应器用于检测感应汽车车内的气味,当车内有人吸烟时,烟雾感应器感应到烟味,并传递信息给ECU,ECU启动提示装置,提示装置用于提示车内人员不要吸烟。
作为优选,提示装置包括字幕显示屏和扬声器,所述ECU分别与字幕显示屏和扬声器连接,所述字幕显示屏设于汽车仪表板上,所述扬声器设于汽车车身内。字幕显示屏用于显示“请勿吸烟”等文字提示,字幕显示屏安装在仪表板上,使得驾驶员更容易看见,扬声器用于发出语音提示或蜂鸣来提示车内人员不要吸烟。
作为优选,烟雾感应器设于汽车车身内的顶部。将烟雾感应器安装于汽车车身内的顶部,当车内有人吸烟时,使得烟雾感应器更容易检测感应烟雾。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成本低,在汽车车内有人吸烟时,能通过烟雾感应器及时感应到并通过ECU启动提示装置以提示车内人员不要吸烟,且提示装置包括字幕显示屏和扬声器,提示效果好,可有效避免因车内人员吸烟而带来的不可预测的事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方框图。
图中,1—烟雾传感器,2—ECU,3—报警装置,4—字幕显示屏,5—扬声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的一种汽车内吸烟提示装置,包括ECU2,还包括烟雾传感器1和提示装置3,所述烟雾感应器1的输出端与ECU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ECU2的输出端与提示装置3连接,所述烟雾感应器1和提示装置3设于汽车上。所述提示装置3包括字幕显示屏4和扬声器5,所述ECU2分别与字幕显示屏4和扬声器5连接,所述字幕显示屏4设于汽车仪表板上,所述扬声器5设于汽车车身内。较佳的,本实用新型的烟雾感应器1设于汽车车身内的顶部。
本实用新型的实现原理为:安装在汽车车身内的顶部的烟雾感应器用于检测感应车内是否有人吸烟,当车内有人吸烟时,烟雾感应器将信息发送给ECU,ECU控制字幕显示屏和扬声器开启,字幕显示屏显示出“请勿吸烟”等内容提示,而扬声器则发出语音提示或蜂蜜提示车内人员不要吸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600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松动车辆后视镜
- 下一篇:一种在碰撞后启动闪光器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