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长短复合纺纱丝及其编织布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59964.4 | 申请日: | 2012-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866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黑田修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洋纺高机能制品贸易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D02G3/04 | 分类号: | D02G3/04;D02G3/28;D04B1/1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蒋亭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长短 复合 纺纱 及其 织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温性及品质优异的纺纱丝以及衣料用编织布。
背景技术
以往,从不蓬松、外表不易显眼的布料这样的观点出发,衬里用途的商品要求薄且轻的商品。另一方面,通常认为保温性高的布料厚,坯布薄的布料保温性不好。以往,关于坯布薄且轻的布料,为了使纱具有膨胀性而毛羽多,成为纱品质差的布料。
作为以往技术,提出有混纺了极细丙烯酸系短纤维、高收缩性丙烯酸系短纤维和聚酯短纤维而得到的纺纱丝(参照专利文献1)。该纺纱丝通过使用高收缩纱而成为高密度,由此得到保温性,但有编织布变重的问题,难以获得薄度和轻度。进而,作为组合了疏水性的长纤维和单纤维的例子,提出了具有聚酰胺系长丝和聚酰胺系纺纱丝的长短复合纺纱丝(参照专利文献2)。可是,这虽然得到延展性和轻量感,但不是兼顾保温性和手感柔软度的布料。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3463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7752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冬用衣料尤其是在衬里用途中实现薄、轻且暖和的性能的同时、毛羽少且柔软的编织布。
本发明人等为了达成上述目的而进行精心研究,其结果,首先,通过合股单丝纤度细的丙烯酸系短纤维和中空长丝,不仅可以实现薄且轻,而 且还可以实现保温性和柔软度。但是,本发明人等进一步研究的结果,在细纱工序中以特定的捻数范围将这些短纤维和长丝合股,由此即便制成细的纺纱丝,也可以得到保温性高、并且毛羽感少且品质好的纺纱丝。使用该纺纱丝编织而成的织物可以制成薄、轻且保温性高、外观品质良好的织物。
即,本实用新型如下:
1、一种长短复合纺纱丝,其特征在于,其包含具有中空结构的合成纤维复丝A和纤度为0.3~1.2dtex的丙烯酸系短纤维B,纤度是英式纱线支数为20~80。
2、如1所述的长短复合纺纱丝,其中,丙烯酸系短纤维B的纤维束从细纱机前罗拉出来时,与合成纤维复丝A重叠,以捻度系数K=2.8~5.0进行合股加捻,1mm的毛羽指数为250个/10m以下。
3、如1或者2所述的长短复合纺纱丝,其中,所述A和B的重量比为5∶95~40∶60。
4、一种编织布,其特征在于,其为使用以重量计70%以上的所述长短复合纺纱丝的编织布,厚度为0.3~0.9mm,目付为120~175g/m2,保温率为20~35%以上,起球为3级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长短复合纺纱丝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长短复合纺纱丝的制造装置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3为实施例中使用的编织组织即组织1
附图标号
A:合成纤维复丝,B:短纤维;
F1:罗纹网眼,F2:罗纹网眼
具体实施方式
<⑤长短复合纺纱丝>
以下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长短复合丝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长短复合丝具有合成纤维复丝和丙烯酸短 纤维以彼此合股加捻的方式进行配置的结构,并且表现出使毛羽减少且柔软的手感。
<②0.3~1.2dtex的丙烯酸系短纤维B>
本实用新型的长短复合丝中使用的丙烯酸系短纤维,由含有以重量计50%以上的丙烯腈的丙烯腈系聚合物形成。丙烯酸系短纤维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但例如可以将含有以重量计50%以上的丙烯腈的丙烯腈系聚合物溶解于溶剂制成纺纱原液,并利用纺纱这样的湿式纺纱法进行制造。作为纺纱时使用的溶剂,可举出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甲酰胺、二甲亚砜、碳酸亚乙酯、碳酸亚丙酯、γ-丁内酯、丙酮等有机溶剂;硝酸、绕丹酸钠、氯化锌等无机溶剂。
丙烯酸系短纤维的纤度需要为0.3~1.2dtex。若细于0.3dtex,则发生粒结(nep),丝品质降低,所以不优选。若粗于1.0dtex,则难以制成保温性高、柔软品质高的纺纱丝。更优选的范围是0.3~0.9dtex。另外,丙烯酸系纤维不仅使用单一纤度的纤维,而且也可以混用不同纤度的丙烯酸系纤维。
<①具有中空结构的合成纤维复丝A>
本实用新型使用的合成纤维复丝A,可以使用尼龙6及66、聚酯、丙烯酸、聚乙烯、聚丙烯等。本实用新型中,尼龙6特别适合将细纱的强度维持在较高或者使手感柔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洋纺高机能制品贸易株式会社,未经东洋纺高机能制品贸易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599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