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汽车后轴的轴颈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55973.6 | 申请日: | 2012-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084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龚小彬;郝锌;陈正康;高林峰;李小波;黄军;江明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建安车桥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35/12 | 分类号: | B60B35/12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51124 | 代理人: | 刘世平 |
地址: | 625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汽车 轴颈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装配领域应用的用于汽车后轴的轴颈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两个汽车后轴轴颈之间设置有轴管,轴颈与轴管的连接方式为焊接。目前,为了使连接方式简便,轴管直接与轴颈上的轴管连接部焊接,这就导致应力集中在焊缝处,该处容易因应力集中发生断裂,造成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避免轴管与轴颈的轴管连接部的焊缝处应力集中的用于汽车后轴的轴颈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汽车后轴的轴颈结构,包括轴颈和轴管,所述轴颈包括轴管连接部,所述轴颈的轴管连接部上设置有供轴管插入的通孔,所述轴管插入所述通孔内且与通孔过盈配合,所述轴管位于通孔内的端部与轴管连接部焊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轴管插入通孔内,且轴管与通孔过盈配合,使得主要受力处在轴管上,轴管与轴管连接部之间的焊缝处基本不受力,从而可避免上述焊缝处应力集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汽车后轴的轴颈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轴管1,轴管连接部2,轴颈3,通孔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汽车后轴的轴颈结构,包括轴颈3和轴管1,所述轴颈3包括轴管连接部2,所述轴颈3的轴管连接部2上设置有供轴管1插入的通孔4,所述轴管1插入所述通孔4内且与通孔4过盈配合,所述轴管1位于通孔4内的端部与轴管连接部2焊接。上述轴管1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轴颈的通孔内,且分别与对应的轴管连接部焊接。上述轴管1与轴管连接部2过盈配合,使得主要受力处在轴管1上。轴管1与轴管连接部2之间的焊缝处基本不受力,因此可有效避免上述焊缝处的应力集中,可保证车辆安全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建安车桥分公司,未经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建安车桥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559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蕾丝边宽松吸波的短袖
- 下一篇:一种节能柴草大锅台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