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积液引流装置及其引流储液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251909.0 | 申请日: | 2012-05-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660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 发明(设计)人: | 陈淑珍;李薇薇;奚小土;丁邦晗;唐光华;邓秋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淑珍;李薇薇;奚小土;丁邦晗;唐光华;邓秋迎 |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梁华行 |
| 地址: | 51012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积液 引流 装置 及其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积液引流装置。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用于承接积液的引流储液组件。
背景技术
在医院临床中,对于患者胸、腹腔进行手术,或者肿瘤、感染等因素,都有可能在患者胸腔、腹腔等部位或器官内存有积液,这时需要引流装置将腔内积液排出。目前的积液引流装置,通常是利用留置插入式导管在胸、腹腔内,然后将外露端接引流袋并固定在体表,插入式导管的外露端和引流袋之间通常使用医用橡胶管进行连接,这样,胸腹腔积液就可以通过插入式导管、橡胶管,流到引流管,排放到储液袋或者储液瓶中。这样的积液引流装置,使用不方便,更换不容易,而且在更换与插入式导管相连接的引流管及引流袋前,需要对医用橡胶管进行消毒,消毒浸泡的等待时间长,更换不便,不利于及时对胸腹腔积液进行引流。而且医用橡胶管对插入式导管的接头与引流管(袋)的接头之间进行套接和拆卸的过程都需要费力进行操作,稍有不慎将会拉松插入式导管,甚至对患者造成脱管等不良后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便捷简易地进行连接或更换的积液引流装置。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用于与插入式导管便捷简易地进行连接以承接积液的引流储液组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积液引流装置,包括插入式导管、与所述插入式导管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一接头密封对接的第二接头、其一端与所述第二接头固定连接的引流管、与所述引流管另一端连接的储液袋。
作为本实用新型积液引流装置的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二接头通过螺纹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积液引流装置的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接头具有与所述插入式导管连通的引流口,所述第二接头具有锥状嘴,所述锥状嘴可伸入所述引流口形成密封插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积液引流装置的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接头的前端为筒状环壁,该环壁内侧设有内螺纹,所述环壁的底部为基板,所述基板突起形成所述锥状嘴,所述内螺纹绕设于所述锥状嘴的外围。
作为本实用新型积液引流装置的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接头的锥状嘴与所述引流管之间设有观察腔。
作为本实用新型积液引流装置的技术方案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和改进,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二接头通过弹扣连接,所述第一接头设有凸扣,所述第二接头伸出弹片,所述弹片与所述凸扣对应位置设有卡孔;所述第一接头具有与所述插入式导管连通的引流口,所述第二接头具有锥状嘴,所述锥状嘴可伸入所述引流口形成密封插接。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可以单独备用的引流储液组件,可用于与具有引流口的插入式导管连接进行引流积液,所述引流储液组件包括连接头、其一端与所述连接头固定连接的引流管、与所述引流管另一端连接的储液袋,所述连接头具有可与所述插入式导管螺接形成密封对接的内螺纹。
作为本使用新型引流储液组件的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连接头具有锥状嘴,所述锥状嘴可伸入所述引流口形成密封插接,所述内螺纹绕设于所述锥状嘴的外围。
作为本使用新型引流储液组件的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头的锥状嘴与所述引流管之间设有观察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引流管和插入式导管通过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可以快速卡接或旋接实现连接,连接简单容易,无需预备浸泡消毒,连接或更换储液袋都非常简单快捷,而且积液引流装置以无菌形式保存备用,在进行胸腔或者腹腔置管引流时,能够节约置管前备物的时间。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引流储液组件,其可与普通插入式导管进行螺接,组合使用实现对胸腹腔积液进行引流,可以单独制造生产,以无菌模式单独封装备用,方便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积液引流装置实施例的两个组成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积液引流装置实施例的组合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使用新型引流储液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淑珍;李薇薇;奚小土;丁邦晗;唐光华;邓秋迎,未经陈淑珍;李薇薇;奚小土;丁邦晗;唐光华;邓秋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519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循环使用的便携式清洁箱
- 下一篇:高产式胶囊充填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