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焊网机的多规格横丝落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42578.4 | 申请日: | 2012-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391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陈振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建科机械(天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F23/00 | 分类号: | B21F23/00;B21F27/1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李凤 |
地址: | 300402 天津市北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焊网机 规格 横丝落料 装置 | ||
1.一种焊网机的多规格横丝落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规格横丝落料装置包括:机架(15);在所述机架(15)上设置有存放不同规格横丝(17)的多个料仓(3、12),在多个料仓(3、12)内分别设置有拨动横丝(17)带有拨料槽(7a、11a)的转盘(7、11)和横丝(17)运行的轨道(51、52);所述不同料仓内的转盘(7、11)分别固定在旋转轴(5、9)上,所述旋转轴(5、9)分别铰接支撑在机架(15)上并连接控制交替运行和切换旋转方向的旋转动力源上;所述每个轨道(51、52)的一端分别连通各自的料仓(3、12),所述每个轨道(51、52)另一端均连通一个公用落料通道(50)的入口,所述公用落料通道(50)的出口对向横丝(17)的焊接点;所述公用落料通道(50)固定在机架(15)上。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焊网机的多规格横丝落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料仓包括第一料仓(3)和第二料仓(12);在第一料仓(3)内设置有拨动横丝(17)带有第一拨料槽(7a)的第一转盘(7)和第一轨道(51);在第二料仓(12)内设置有拨动横丝(17)带有第二拨料槽(11a)的第二转盘(11)和第二轨道(52);所述第一转盘(7)和第二转盘(11)分别固定在平行设置的第一旋转轴(5)和第二旋转轴(9)上;所述第一旋转轴(5)和第二旋转轴(9)分别铰接支撑在机架(15)上并分别连接控制交替运行和切换旋转方向的旋转动力源;所述第一轨道(51)一端连通第一料仓(3),第一轨道(51)另一端连通公用落料通道(50)的入口;所述第二轨道(52)一端连通第二料仓(12),第二轨道(52)另一端连通公用落料通道(50)的入口;所述公用落料通道(50)的出口对向钢筋网片中横丝(17)的焊接点。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焊网机的多规格横丝落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料仓(3)包括固定在机架(15)上的第一料仓固定梁(1)和固定在第一料仓固定梁(1)上的第一料仓挡板(2);所述第二料仓(12)包括固定在机架(15)上的第二料仓固定梁(14)和固定在第二料仓固定梁(14)上的第二料仓挡板(13)。
4.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焊网机的多规格横丝落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料仓(3)和第二料仓(12)内还设置有固定在机架(15)上的第一滑条(25)和第二滑条(24);所述第一滑条(25)设置在第一料仓(3)相对一侧避免横丝(17)滑落,第一滑条(25)的端部小于与其同轴侧的第一转盘(7)外轮廓边缘;所述第二滑条(24)设置在第二料仓(12)相对一侧避免横丝(17)滑落,第二滑条(24)的端部小于与其同轴侧的第二转盘(11)外轮廓边缘。
5.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焊网机的多规格横丝落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道(51)位于第一转盘(7)和第一轨道滑板(4)之间;所述第二轨道(52)位于第二转盘(11)和第二轨道滑板(8)之间;所述第一轨道滑板(4)和第二轨道滑板(8)的一端分别固定在机架(15)上,第一轨道滑板(4)和第二轨道滑板(8)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转盘(7)和第二转盘(11)的外缘之间形成的圆弧形的第一轨道(51)和第二轨道(52);所述第一轨道(51)和第二轨道(52)内分别允许不同规格的横丝(17)滑过。
6.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焊网机的多规格横丝落料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一料仓(3)和第二料仓(12)相对一侧的第一滑条(25)和第二滑条(24)的一端呈圆弧状分别套在第一旋转轴(5)和第二旋转轴(9)外侧,第一滑条(25)和第二滑条(24)的另一端之间的间隙形成公用落料通道(50)。
7.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焊网机的多规格横丝落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动力源包括;在第一旋转轴(5)和第二旋转轴(9)同侧的端部分别连接第一从动同步带轮(32)和第二从动同步带轮(33);工作方向相反的两个超越离合器(36)分别装在第一从动同步带轮(32)和第一旋转轴(5)之间、第二从动同步带轮(33)和第二旋转轴(9)之间;同步带(31)连接第一从动同步带轮(32)、第二从动同步带轮(33)和主动同步带轮(34),所述主动同步带轮(34)装在与机架(15)固定的伺服电极(35)输出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建科机械(天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建科机械(天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4257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