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面积变截面预应力箱梁整体性浇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41858.3 | 申请日: | 2012-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094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刘辉;卢明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04 | 分类号: | E01D2/04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龚拥军 |
地址: | 3153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面积 截面 预应力 整体性 浇筑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工程的现浇箱梁的浇筑结构,特别地涉及大面积变截面预应力箱梁整体性浇筑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尽快,市政桥梁迅速发展起来,市政桥梁不但作为交通枢纽,也代表城市的形象,作为景观工程,朝着超长超宽方向发展。近年来,大面积变截面预应力连续箱梁整体浇筑成为了市政桥梁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难点。难点在于大面积箱梁整体浇筑,混凝土的收缩裂缝较难控制。
较早的时候,通过设置后浇带的方式降低和减少混凝土干缩裂缝,这种方式基于“放”的设计原则,较为可靠。但是,根据一般规范要求,后浇带浇筑的时间一般宜在主体混凝土浇筑两个月后,不得少于45天,对工期影响很大。
后来通过设置膨胀加强带的方式对大面积混凝土的收缩裂缝进行控制,这种方式基于“抗”的设计原则,基本原理如下:
膨胀混凝土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产生一定的膨胀量,由于钢筋和邻位的约束,在混凝土中形成一定的自应力场(约0.2MPa~0.7MPa),其自应力值可以按下式进行计算:
(1)
——混凝土自应力(MPa);
——截面的配筋率(%);
——钢筋的弹性模量(MPa);
——钢筋的限制膨胀率(%)
从公式(1)可以看出:在配筋率和钢筋弹性模量一定的情况下,膨胀混凝土的自应力与膨胀率成正比。也就是随着膨胀率越大,膨胀加强带部位的自应力也随之增大,相应地对温度收缩应力补偿能力也增大,可以有效防止大面积混凝土结构开裂,其原理示意图如图1所示:
从图1中可以看出,超长混凝土结构使普通混凝土的温度收缩应力曲线为ABCDE,其应力从两边向中间增长至B、D两点时,σ>ftk(混凝土抗拉强度标准值),混凝土开始开裂,释放能量;仅采用小掺量膨胀混凝土进行补偿的超长混凝土结构,能够抵消部分温度收缩应力,其温度收缩应力曲线为FGHNJ,应力从两边向中间随结构长度的延伸而增长,达到G、N两点时,σ≥ftk,开始产生开裂,掺膨胀剂的混凝土达到开裂时的结构长度较普通混凝土延长,到达膨胀加强带部位(K、M)时,由于加强带部位储存较大自由应力(或膨胀力)对其进行补偿,使其应力降低,随后随长度增加重新增长,但最终结构中部最大应力值小于混凝土的抗拉标准强度标准值,即σ≤ftk,保证超长混凝土结构不开裂,这就是膨胀加强带的主要作用。
但膨胀加强带作为新技术,工程应用还很有限,相应的规程和技术资料相对匮乏,施工质量不易确定,还存在一定的风险。通过姻缘河桥大面积箱梁整体现浇的施工,将“放”和“抗”有机结合起来,将后浇带和膨胀加强带设置在一起,设置膨胀后浇带,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膨胀后浇带技术在市政桥梁工程中首次获得运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面积变截面预应力箱梁整体性浇筑结构, 包括:纵向设置第一条膨胀后浇带,横向设置第二条膨胀后浇带,水平方向设置一施工缝。
优选地,所述纵向后浇带设置方式为:在腹板横梁部位置设置直径为φ20mm间距为100mm的钢筋,与横向两根φ20mm的钢筋焊接,并与骨架钢筋等连接成整体,其余区域用三目三层密目式钢丝网封堵,钢丝网上下端超出10cm塞进模板内。
优选地,所述横向后浇带设置方式为:在腹板横梁部位置设置直径为φ20间距为100mm的钢筋,与横向两根φ20mm钢筋焊接,并与骨架钢筋等连接成整体,其余区域用三目三层密目式钢丝网封堵,钢丝网上下端超出10cm塞进模板内。
优选地,底板的浇筑结构为:首先浇注第一区域的底板和腹板,其次浇筑第二区域的底板和腹板,最后浇筑底板和腹板的后浇带。
优选地, 顶板的浇筑结构为:首先浇注第一区域的顶板和腹板,其次浇筑第二区域的顶板和腹板,最后浇筑顶板和腹板的后浇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大面积变截面预应力箱梁整体性浇筑中使用膨胀后浇带,结合一般后浇带和膨胀加强带的优点,抗放兼备,让主体结构的混凝土的强度发展到一定阶段,释放掉很大部分的约束应力,然后浇筑膨胀混凝土,利用膨胀混凝土产生的自应力场抵抗主体混凝土的收缩应力,从而达到控制混凝土收缩裂缝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膨胀加强带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膨胀加强带的一般做法。
图3为本实用新型纵向后浇带设置示意图。
图4为图3中区域A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横向后浇带设置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418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速拼装的人行天桥
- 下一篇:一种道路立沿石薄膜摊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