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中的摆线输油泵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41023.8 | 申请日: | 2012-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791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周明;乌江;牟学利;张卫军;黄旭东;张秉鉴;谢之峰;黄金鹏;兰旭东;岳志远;胡阳;刘健;李炳河;陈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鑫亚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F04C2/10 | 分类号: | F04C2/10;F04C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朱印康 |
地址: | 252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燃油 喷射 系统 中的 摆线 输油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中的摆线输油泵。
背景技术
汽车柴油发动机普遍存在低温低速时启动供油不足的问题,不能适用高压燃油系统的需要,目前采用的机械式喷油系统的输油泵,包括叶片泵、齿轮泵和柱塞泵,均存在压力和流量脉冲大,噪音高,容积效率低,低速吸油性差等缺陷,导致国产汽车柴油发动机的排放达不到国际要求的欧Ⅲ甚至欧Ⅳ、欧Ⅴ标准。
摆线转子泵是近几年在低压高速泵领域被广泛推崇的型式,早期由于内外转子需昂贵的转子磨床加工难以被推广。但随着国内粉末冶金技术的发展,制造工艺得到解决,国内油泵行业在单体泵上也几乎全部采用了摆线转子泵,但现有的摆线转子泵采用分体结构的泵体和从泵体内部经由的方式,因此泵的体积大,运转不平稳,脉动大,噪声大,易产气穴,容积效率低。为解决上述问题,需要一种泵体为一体结构,从泵体底面轴向进油的摆线输油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背景技术所述的泵的体积大,运转不平稳,脉动大,噪声大,易产气穴,容积效率低问题,提供一种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中的摆线输油泵,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中的摆线输油泵由输油泵体1、外转子2、内转子3和十字节4组成,外转子2置于输油泵体1的泵体内腔101内,内转子3在外转子2内与输油泵体1的内转子轴102转动连接,十字节4置于内转子3的十字节安装槽303内,其特征在于,输油泵体1为包括泵体内腔101、内转子轴102、低压油腔103、高压油腔104、进油孔105、进油接头106、固定孔107和密封槽108的一体结构,在圆形的泵体内腔101内,内转子轴102与泵体内腔101偏心并垂直置于泵体内腔101的底面上,泵体内腔101底面的圆心为O1,内转子轴102在泵体内腔101底面上的圆心为O2,通过O2 的泵体内腔101底面半径 O1A 的长度为r,O2偏离O1的距离为d,以泵体内腔101底面半径 O1A为对称轴,2个半月型凹槽对称置于泵体内腔101底面上,半径 O1A左侧的凹槽为高压油腔104,右侧的凹槽为低压油腔103,进油孔105在低压油腔103内置于低压油腔103底面的下端,进油孔105为穿透输油泵体1底部的圆孔,进油接头106置于输油泵体1的背面,进油接头106的内腔底部与进油孔105连通,进油接头106的内腔壁为螺纹结构,圆环形的密封槽108置于输油泵体1正表面上,3个固定孔107按旋转对称等间隔分布在输油泵体1上;
所述O2偏离O1的距离d为泵体内腔101底面半径 r的8~10%;
所述输油泵体1采用粉末冶金技术加工;
所述外转子2的结构为,外转子外壁201为圆柱面,外转子外壁201与泵体内腔101的内壁为间隙配合,外转子内壁202为旋转对称的七瓣齿形柱面;所述内转子3的结构为,内转子外壁301为旋转对称的六瓣齿形柱面,内转子3的中心为圆形的内转子轴孔302,鼓形的十字节安装槽303与内转子轴孔302同心置于内转子3的正面;鼓形的十字节4置于内转子3的十字节安装槽303内,十字节4通过中心的凸轮轴连接孔401与共轨泵的凸轮轴5连接,在外转子2内,内转子3通过内转子轴孔302与输油泵体1的内转子轴102转动连接,外转子2和内转子3互相偏心在输油泵体1的泵体内腔101内构成一对偏心的内啮合转子作为产生油压的工作元件;外转子2和内转子3的正表面低于输油泵体1正表面0.03mm~0.07mm,输油泵在工作时,在凸轮轴5的驱动下,内转子3为主动转子,外转子2为从动转子,内转子3和外转子2同向顺时针旋转,内转子外壁301与外转子内壁202之间通过齿瓣相互偏心内啮合。
外转子2和内转子3均采用粉末冶金技术加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输油泵体为一体结构,进油孔置于泵体底面,轴向进油,结构紧凑、体积小,不易产气穴;外转子和内转子为七瓣齿形柱面与六瓣齿形柱面的偏心内啮合结构,内转子中心和外转子中心偏离小,内外转子同向旋转,齿间形成独立的油腔,工作循环过程中内转子和外转子的齿间保持相互啮合,因此运转平稳,脉动小,噪声低,容积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中的摆线输油泵结构示意图;
图2为输油泵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输油泵体左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鑫亚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未经山东鑫亚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410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F04C 旋转活塞或摆动活塞的液体变容式机械
F04C2-00 旋转活塞式机械或泵
F04C2-02 .弧形啮合式的,即各配合元件具有圆弧形传送运动,每个元件都具有相同数目的齿或齿的等同物
F04C2-08 .相互啮合式,即带有与齿轮机构相似的配合构件的啮合
F04C2-22 .内轴式,与其配合元件在相互啮合处具有同方向的运动,或其中的1个配合元件是固定的,内部元件比外部元件有更多的齿或齿的等同物
F04C2-24 .反向啮合式的,即配合元件在相互啮合处的运动方向相反
F04C2-30 .具有F04C2/02,F04C2/08,F04C 2/22,F04C 2/24各组中两组或多组所包含的特征,或具有包含在这些组中的一个组的特征,并且配合元件之间具有其他形式的运动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