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光控自动干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38973.5 | 申请日: | 2012-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147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功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47K10/48 | 分类号: | A47K10/48;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贾海芬 |
地址: | 21316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光控 自动 干手器 | ||
1.一种新型光控自动干手器,包括罩壳和与罩壳连接的底座,罩壳内安装有发热元件、风扇以及控制电路,风扇位于发热元件上部,底座位于发热元件的下部设有出风口,底座或罩壳上设有用于红外线接发收的透光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源电路、比较电路以及放大电路和驱动电路,所述的电源电路包括接在外接电源相线的降压电路以及信号接收电路和整流电路,降压电路包括并联的电阻R1和电容C1,由电阻R3与发射光电管D2串接构成信号接收电路接在降压电路与外部电源零线之间,整流电路包括整流桥DB、电阻R2、稳压管D1和电容C2、C3,整流桥DB的输入端接在降压电路与外部电源零线之间,整流桥DB的输出端经电阻R2接稳压管D1与电容C2及C3的并联支路;所述的比较电路包括接收光电管D3、电容C4及电阻R6、R7和放大器IC1-1,接收光电管D3与电阻R4的串联支路、电阻R6与R7的串联支路以及放大器IC1-1分别接在电源正负极之间,接收光电管D3经电容C4接放大器IC1-1的正相输入端,电阻R6与R7的结点接放大器IC1的反相输入端;所述的放大电路包括电阻R8、R10、R11、R12以及二极管D4和放大器IC1-2,放大器IC1-1的输出端经串接的电阻R8和二极管D4接放大器IC1-2的正相输入端,电阻R10与R11接电源正负极之间且其结点接放大器IC1-2的反相输入端,电阻R12接在放大器IC1-2的正相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所述的驱动电路包括电阻R13和双向可控硅T1,放大器IC1-2输出端通过电阻R13接双向可控硅T1的控制脚3,双向可控硅T1引出脚1接电源负极,双向可控硅T1的引出脚2经发热元件RT1与外部电源相线连接,且风扇电机M与发热元件RT1并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光控自动干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较电路中还具有电阻R5,电阻R5接在放大器IC1-1的正相输入端和电源负极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光控自动干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大电路中还具有电阻R9以及电容C5和C6,电阻R9与电容C5的并联支路接在二极管D4的负极与电源负极之间,放大器IC1-2的反相输出端与输出端之间接有电容C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光控自动干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器件可采用PTC器件或电热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3897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压隔离电动开关装置
- 下一篇:多功能纸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