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探测阵列模块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233704.X | 申请日: | 2012-05-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616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 发明(设计)人: | 张钟铁;张海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易飞扬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6/43 | 分类号: | G02B6/43 |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何平 |
| 地址: | 518067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探测 阵列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通路信号监控及波长信号探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光探测阵列模块。
背景技术
请参图1,传统的光探测技术,采用一个准直器110对准一个滤波器(filter)120,一个滤波器120再对准一个光电二极管(photon diode)探测芯片130组成单通道的探测单元,再由多个单通道的探测单元组合形成多通道的光探测模块100。然而此种封装技术封装成的光探测模块100体积大、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提供一种体积较小、成本较低的光探测阵列模块。
一种光探测阵列模块,其包括具有多个光输入端和多个光输出端的光纤阵列、与所述光纤阵列的光输出端对应设置的平面光波导及与所述平面光波导对应设置的光电探测芯片阵列,所述平面光波导包括与所述光电探测芯片阵列相对的端面及设置于所述端面的光学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平面光波导内还包括在所述端面处交汇的光导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学膜为不同比例的分光膜或波长选择滤光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学膜镀在所述端面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平面光波导还包括贴在所述端面的基板,所述光学膜镀在所述基板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纤阵列具有的光纤数量大于两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纤阵列具有的光纤的间距与所述平面光波导具有的光导的间距一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电探测芯片阵列包括数个芯片,所述芯片的间距与所述平面光波导端面输出间距一致。
上述光探测阵列模块中,使用光纤阵列、平面光波导对应光电探测芯片阵列形成多通道的光探测阵列模块,较传统光探测模块的多个准直器、多个滤波器及多个光电二极管探测芯片分别具有体积小及成本低的优点,因此整合后的光探测阵列模块体积小且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的光探测模块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方式光探测阵列模块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图2,一种光探测阵列模块200,其包括具有多个光输入端212和多个光输出端214的光纤阵列210、与光纤阵列210的光输出端214对应设置的平面光波导220及与平面光波导220对应设置的光电探测芯片阵列230。平面光波导220包括与光电探测芯片阵列230相对的端面222及设置于端面222的光学膜224。使用光纤阵列210、平面光波导220对应光电探测芯片阵列230形成多通道的光探测阵列模块200,较传统光探测模块100的多个准直器110、多个滤波器120及多个光电二极管探测芯片130分别具有体积小及成本低的优点,因此整合后的光探测阵列模块体积小且成本低。
平面光波导内220还包括在端面222处交汇的光导轨226。光导轨226在端面222处交汇,端面222处设置光学膜224,以更好地实现光的反射和折射。
光学膜224为不同比例的分光膜或波长选择滤光膜。一种实施方式中,光学膜224镀在端面222上。其他实施方式中,平面光波导220还包括贴在端面222的基板(未图示),光学膜224还可镀在基板上。
光纤阵列210具有的光纤216数量大于两根。光纤216的间距与平面光波导220具有的光导228的间距一致。光电探测芯片阵列230包括数个芯片232,芯片232的间距与平面光波导220端面222输出间距一致。进而实现光的准确传输。
使用时,多数入射光300从光纤阵列210的输入端212入射,并到达平面光波导220的端面222;部分入射光300沿光导轨226成反射光302反射回去;部分入射光300经过光学膜224成投射光304进入到芯片232中。
光探测阵列模块200相比较光探测模块100大大减小了封装后的体积,降低了成本,并且使用平面光波导技术,使得探测效果更好。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易飞扬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易飞扬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337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