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天窗风载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29544.1 | 申请日: | 2012-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489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朱艳娟;周伟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 |
代理公司: | 广州中瀚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9 | 代理人: | 黄洋;盖军 |
地址: | 241009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天窗 测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产品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汽车天窗风载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在高速行驶中开启侧门玻璃会产生很大的噪音,且风直接吹向驾驶人员会降低舒适感,而采用天窗就会减少噪音,根据空气力学设计,新鲜空气会自然地在车内循环,具有舒适的乘车感觉,减少驾驶人员的疲劳感并可以预防交通事故。但在高速行驶中天窗开启时车顶内外会有压力差,直接影响到乘客安全,为了保证天窗承载压力差的能力,须进行天窗风载测试,目前针对天窗风载性能测试尚未见报道,国内这方面的专用试验设备暂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汽车天窗风载测试装置,以用于汽车天窗在高速行驶时是否能顺利开启、关闭及滑行性能等风载性能的测试。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天窗风载测试装置包括控制单元和机架,关键在于所述机架的下部设有用于固定待测天窗的天窗安装框,机架在天窗安装框的上方设有测试力加载装置,所述测试力加载装置设有吸盘;所述控制单元设有用于与待测天窗电机连接的控制连线。
在测试时,首先将待测天窗固定于天窗安装框上,并将待测天窗电机通过控制连线与控制单元相连;然后利用吸盘吸住天窗的玻璃,再利用测试力加载装置给天窗玻璃施加向上的提升力,以模仿实车在高速行驶时所产生的车内外压力差,最后利用控制单元控制天窗电机工作,对天窗进行动作控制(开启/关闭/滑行),并同时监测电机的工作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测试力加载装置为通过钢丝绳与吸盘相连的砝码,所述机架设有滑轮或滚轮,所述钢丝绳绕过滑轮或滚轮使砝码处于悬挂状态。采用砝码作为测试力加载装置,通过改变砝码的重量即可改变测试力的大小,具有易实现,控制加载力方便、成本低的优点。
进一步地,所述测试力加载装置至少有两个,并沿天窗开启方向分布于天窗安装框的前、后两侧。这样对天窗的前后部位进行不同力的加载,可以更好地模拟实车在高速行驶时天窗受力状况,使测试更加真实,测试结果更有说服力。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设有用于监测待测天窗电机工作电流的电流检测电路,以用于监测天窗电机的工作电流变化,进而获知风载对天窗动作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天窗风载测试装置结构简单、灵活性强、易于操作、便于维护、可靠性高、劳动强度低,可测试不同类型天窗的风载性能,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天窗风载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实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汽车天窗风载测试装置包括控制单元1和框架结构的机架2,控制单元1安装于机架2上,机架2的下部设有用于固定待测天窗3的天窗安装框4,机架2在天窗安装框4的上方设有测试力加载装置,所述测试力加载装置为通过钢丝绳5与吸盘6相连的砝码7,机架2设有滚轮8,所述钢丝绳5绕过滚轮8使砝码7处于悬挂状态;控制单元1设有用于与待测天窗3的电机连接的控制连线9。
测试力加载装置有四个,并沿待测天窗3开启方向分布于天窗安装框4的前、后两侧。这样对待测天窗3的前后部位进行不同力的加载,可以更好地模拟实车在高速行驶时天窗的受力状况,使测试更加真实,测试结果更有说服力。
控制单元1设有触摸屏、PLC模块以及用于监测待测天窗3电机工作电流的电流检测电路,以用于控制待测天窗3的电机的工作以及监测待测天窗3的电机的工作电流变化,可进行工作电流参数、工作时间参数、循环次数设置以及监测电流趋势。
在测试时,首先将待测天窗3固定于天窗安装框4上,并将待测天窗3的电机通过控制连线9与控制单元1相连;然后利用吸盘6吸住待测天窗3的玻璃,再利用砝码7给天窗玻璃施加向上的提升力(改变砝码7的重量即可改变测试力的大小),以模仿实车在高速行驶时所产生的车内外压力差,最后利用控制单元1控制待测天窗3的电机工作,对待测天窗3进行动作控制(开启/关闭/滑行),并同时监测电机的工作状态,获得测试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295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蔬菜乳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货柜数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