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晶显示面板和液晶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28269.1 | 申请日: | 2012-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836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孔令峰;刘小建;王海滨;王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63 | 分类号: | G02F1/1336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显示 面板 液晶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和液晶显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暗态情况下漏光较小的被动矩阵垂直配向型液晶显示面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具有轻薄、省电、无辐射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各种信息、通讯和消费性产品中。由于现今对液晶显示装置的特性要求不断提高,特别是液晶显示面板的对比度(其量测方法为面板在内定黑白电压下,白画面亮度与黑画面亮度的比值),其值不断提高,已成为液晶显示面板性能的重要指标。
液晶显示装置的亮度、均匀性、以及视角是其重要的质量标准。现有技术中,通过具有碟状分子层的补偿膜可以适当的补偿液晶显示装置在某些亮态或暗态情况下的视角和漏光问题。
然而,在被动矩阵垂直配向(PM-VA)型液晶显示面板中,目前主要通过C-plate的补偿膜进行补偿,或者通过C-Plate和A-Plate结合的方式来补偿由于大视角下,液晶分子垂直排列产生的延迟和大视角下偏光片非正交产生的光学延迟而形成的漏光问题。
现有的技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补偿解决了亮态情况下的漏光,但在暗态情况下,由于液晶分子在排列时不是完全垂直,且偏光片在大视角下偏光轴并非正交,造成暗态情况下大视角观察出现漏光的不良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被动矩阵垂直配向(PM-VA)型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平行且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外侧的第一偏光片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外侧的第二偏光片、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一偏光片之间的第一补偿膜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和所述第二偏光片之间的第二补偿膜,且所述第一补偿膜和所述第二补偿膜满足条件:
Re=50nm,Rth=130nm,
其中,Re=(Nx-Ny)*d,Rth=((Nx+Ny)/2-Nz)*d,d为所述第一补偿膜的或所述第二补偿膜的厚度,Nx,Ny,Nz分别为所述第一补偿膜或所述第二补偿膜在三个正交方向的折射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补偿膜和所述第二补偿膜为C-型补偿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偏光片和所述第二偏光片均包括层叠设置的聚乙烯醇膜和三醋酸纤维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补偿膜和所述第二补偿膜通过压敏胶分别粘合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的外侧表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被动矩阵垂直配向(PM-VA)型液晶显示面板以及为所述被动矩阵垂直配向型液晶显示面板提供光源的背光模组,所述被动矩阵垂直配向型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平行且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外侧的第一偏光片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外侧的第二偏光片、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一偏光片之间的第一补偿膜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和所述第二偏光片之间的第二补偿膜,且满足:
Re=50nm,Rth=130nm,
其中,Re=(Nx-Ny)*d,Rth=((Nx+Ny)/2-Nz)*d,d为所述第一补偿膜的或所述第二补偿膜的厚度,Nx,Ny,Nz分别为所述第一补偿膜或所述第二补偿膜在三个正交方向的折射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补偿膜和所述第二补偿膜为C-型补偿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偏光片和所述第二偏光片均包括层叠设置的聚乙烯醇膜和三醋酸纤维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补偿膜和所述第二补偿膜通过压敏胶分别粘合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的外侧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背光模组采用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具有以下优点:在所述第一偏光片和所述第一基板之间设置所述第一补偿膜,在所述第二偏光片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设置所述第二补偿膜,且所述第一补偿膜和所述第二补偿膜的延迟量Re=50nm,Rth=130nm。当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在暗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补偿膜和所述第二补偿膜可以补偿由于所述液晶层的延迟变化,从而改善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大视角下出现的漏光现象,提高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液晶显示装置的一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液晶显示装置中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282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