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折叠式自行车扣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27049.7 | 申请日: | 2012-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745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李天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天堂 |
主分类号: | B62K15/00 | 分类号: | B62K1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维邦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69 | 代理人: | 黄莉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式 自行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动器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折叠式自行车扣具。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折叠自行车受到了广大使用者的喜爱。因为折叠自行车搬运方便,存放占用空间小,非常适合使用者作为交通或健身使用。
申请日为2011年3月9日,公布号为CN102152829A的发明申请揭露了一种自行车折叠扣具,其包括手柄、卡挚件及顶杆组件,所述顶杆组件又包括调节螺杆以及分设于调节螺杆两端的前座和后座,后座还借助于铰轴安装于手柄后端,后座上安装有调节螺丝,通过该调节螺丝来调节顶杆组件与后柄之间的夹角。这种扣具的顶杆组件由于还需设置后座来安装调节螺丝及铰轴,结构相对复杂,制造及组装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性能安全可靠且制造及组装成本低的折叠式自行车扣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折叠式自行车扣具,用于将第一折叠体和第二折叠体锁紧或松开,所述扣具包括前端铰接于第一折叠体的手柄、固设于第二折叠体的卡擎件和一端铰接于手柄的后端而另一端设有转动地咬合顶紧卡擎件的凹槽的顶杆组件;所述扣具还包括:螺合于手柄上并抵顶于顶杆组件上以调节顶杆组件与手柄之间夹角的第一调节螺丝。
进一步地,顶杆组件包括:调距螺杆;
前座,其一端螺接于调距螺杆上,另一端设有所述凹槽;以及
后座轴,其垂直于调距螺杆地枢设于手柄后端,后座轴中部设有供调距螺杆穿过的通孔。
进一步地,调距螺杆的另一端沿周向设有卡槽,卡槽上卡设有用于抵顶并防止后座轴脱离调距螺杆的卡簧。
进一步地,顶杆组件包括螺合于前座上并抵于手柄上的第二调节螺丝。
进一步地,顶杆组件还包括两端分别弹性抵接于前座与手柄上并与第二调节螺丝相连的弹性件。
进一步地,卡擎件包括固设于第二折叠体上并设有通孔的底座,收容于底座的通孔内且与凹槽对应咬合的底座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折叠式自行车扣具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手柄上直接螺合第一调节螺丝的技术手段,简化了原来复杂的连接结构,从而达到了使折叠式自行车扣具结构简单,性能安全可靠且制造及组装成本低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折叠式自行车扣具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折叠式自行车扣具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折叠式自行车扣具,用于锁紧或松开分别固定于相应的管件(图中未示)上并且相互铰接配合的第一折叠体和第二折叠体(图中未示),包括手柄10、卡擎件20及顶杆组件30。
手柄10的前端铰接于第一折叠体,手柄10的后端螺合有第一调节螺丝11并设有通孔。第一调节螺丝11抵顶于顶杆组件30上以调节顶杆组件30与手柄10之间夹角,可使顶杆组件30顶紧卡擎件20的力达到最紧合的角度。
卡擎件20固设于所述第二折叠体,包括底座21及底座轴23。
底座21通过焊接或螺丝固定的方式固设于所述第二折叠体,大致呈U型,对应的两侧壁分别设有在同一轴心线上的通孔,底座轴23收容于所述两通孔。
所述顶杆组件30包括调距螺杆31、前座33调距螺杆31及后座轴35。
调距螺杆31的一端设有螺纹,另一端沿周向设有卡槽330,卡槽330上卡设有用于抵顶后座轴35的卡簧332,从而,借由卡簧332阻止了操作手柄10进行锁紧或松开过程中后座轴35脱离调距螺杆31。
前座33一端设有可转动地咬合所述卡擎件20的凹槽310,凹槽310轴向剖面大致呈半圆形,且与底座轴23对应咬合,另一端垂直于所述凹槽310轴向设有螺孔,调距螺杆31设有螺纹的一端螺合于前座33的螺孔内。
后座轴35垂直于调距螺杆31地枢设于手柄10后端,具体地,后座轴35容置于手柄10的后端的通孔,从而使顶杆组件30与手柄10的后端铰接,后座轴35的中部位置设有供调距螺杆31的另一端穿过的通孔。
由于调距螺杆31的一端螺接于前座33,另一端转动地容置于后座轴35的通孔中,再借由卡簧332和手柄10上通孔的定位作用,因而通过旋转所述调距螺杆31,即可起到调整前座33位置的效果,进而可以在使用过程中,根据需要进行调节以避免因为使用过程中的摩擦和其它因素导致的松动现象,使顶杆组件30始终顶紧卡擎件20。
所述顶杆组件30还包括第二调节螺丝37和弹性件3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天堂,未经李天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270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跨骑式正三轮摩托客车的后悬架装置
- 下一篇:回复反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