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桥梁拉索受损状况的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21905.8 | 申请日: | 2012-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828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彭卫;王银辉;查支祥;常全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L5/10 | 分类号: | G01L5/10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代忠炯 |
地址: | 31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桥梁 受损 状况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领域,具体讲是一种桥梁拉索受损状况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拉索是斜拉桥、悬索桥和系杆拱桥等桥梁结构中的主要受力构件,在拉索服役期间,拉索的受力状况和动力响应直接决定整个桥梁结构的受力状况和动力响应。由于受腐蚀、疲劳等因素,长时期使用后的拉索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导致拉索的拉力即轴向力下降,最终导致整个桥梁结构的承载力、强度下降,存在安全隐患,甚至会出现坍塌事故。故必须检测拉索的受损状况,及时更换受损严重的拉索,杜绝安全隐患。
现有技术对桥梁拉索的检测方法为:先对一根拉索进行检测,即人们把检测仪器固定在单根拉索上,然后敲击该拉索,检测仪器记录该拉索的振动频率,然后将振动频率、该拉索的长度带入经验公式来计算该单根拉索的轴向力的大小,此后用同样的方式逐根检测其它拉索的轴向力的大小,如果计算出的某根拉索的轴向力明显小于警戒值,就更换该拉索。
现有技术的检测装置及采用该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无法准确测量出拉索轴向力的大小,测量结果不精确,测量效果差,这是由多个因素造成的。首先,在用仪器采集拉索的振动频率的过程中,测量结果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如风力、桥面车辆振动等因素的干扰,导致测量的振动频率不准确;而且,用手敲击较短的拉索时,振动的幅度小,小幅度振动的频率不容易被采集;并且,由于拉索下端是锚固在混凝土内的,而锚固这种方式既不属于固接又不属于铰接,其边界条件无法确定,故根本无法得到准确的拉索长度;这样,基于不精确的振动频率和拉索长度计算出来的拉索轴向力自然不精确。实际上,行业内根本没有统一的公式和标准去精确获得拉索的轴向力,而是通过经验公式,粗略的判断拉索的轴向力,然后,为保险起见,把可能出现问题的拉索更换、甚至每隔一段时间将全部拉索更换掉,故浪费严重,维护成本高昂,维护过程麻烦。
而且,采用现有技术的检测装置的检测过程比较麻烦,每次检测时,需要将检测仪器与单根拉索固定,检测完后又需要将检测仪器与拉索脱开,过程繁琐、速度慢,效率低;正是因为检测过程比较繁琐,故检测的频率难以把握,如果检测频率过于频繁,检测次数过多,则十分麻烦,费时费力,而检测频率低,次数少,间隔时间长,又不能排除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准确判断拉索受损状况以便及时更换受损拉索且检测过程方便、快捷的桥梁拉索受损状况的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桥梁拉索受损状况的检测装置,它包括多个检测装置单体,每个检测装置单体包括一个刚性套筒、两根电缆和一个与显示器电连接的放大器,刚性套筒内设有一个与刚性套筒同轴的压电材料的圆环套,圆环套表面包裹有绝缘层,刚性套筒内设有两块端隔板,圆环套位于两块端隔板之间,端隔板上设有供电缆穿过的通孔,一根电缆的内端经端隔板的通孔并穿透绝缘层与圆环套的内圆周面电连接,另一根电缆的内端经端隔板的通孔并穿透绝缘层与圆环套的外圆周面电连接,两根电缆的外端均与放大器电连接,端隔板和圆环套上均设有用于与拉索下端的分支钢绞线套合的中心孔。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检测装置的实时检测方法,其步骤包括:
a、预制多个检测装置单体,每个检测装置单体包括一个刚性套筒、两根电缆和一压电材料的圆环套,圆环套位于刚性套筒内且与刚性套筒同轴,一根电缆的内端与圆环套的内圆周面电连接,另一根电缆的内端与圆环套的外圆周面电连接,两根电缆的外端伸出刚性套筒;
b、将上端与桥体固定好的单根拉索的下端穿过桥梁锚固区混凝土预留的喇叭口型孔道,并在喇叭口型孔道内将拉索分叉成多根钢绞线;
c、给喇叭口型孔道内的每根钢绞线套上一个检测装置单体;
d、将每个检测装置单体的两根电缆接入外接电源,在外接电源电压的作用下,使得该检测装置单体的圆环套发生形变,最终使得该圆环套与钢绞线紧套合;
e、将每个检测装置单体的两根电缆与外接电源脱离,再将两根电缆与放大器电连接,而放大器是与显示器电连接的;
f、将该拉索的每根钢绞线下端与锚板固定;
g、从锚板的灌浆孔向锚板上方的喇叭口型孔道填充注浆,使得该拉索的各根钢绞线完全锚固在锚固区内,而混凝土浆液由于刚性套筒最外端的两块端隔板阻隔,不会进入刚性套筒内,此时,该拉索的封锚过程及检测装置安装过程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未经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219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圆柱电池底部点焊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无机高效扁平超导平板太阳能集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