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轿车动力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18095.0 | 申请日: | 2012-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537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金华齿轮箱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7/06 | 分类号: | B60K17/06;B60K17/16;F16H57/037;F16H57/023 |
代理公司: | 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 21220 | 代理人: | 曲宝威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大连***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轿车 动力 总成 | ||
1.一种电动轿车动力总成,包括减速器壳体,在减速器壳体内设有差速器壳体,差速器壳体内设有差速部件,与差速部件相接的左半轴(1)和右半轴(24)分别向左和向右伸出;减速器壳体的一侧与驱动电机壳体固定连接,驱动电机内的转子轴与差速器壳体之间设有传动机构;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差速器壳体左部与组成减速器壳体的减速器左盖(3)之间设有第一轴承(2),差速器壳体右部通过第二轴承(6)连接有支撑盘(7),组成减速器壳体的减速器右盖(15)与支撑盘(7)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轴(9);
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内齿套(25),内齿套(25)通过第三轴承(14)支撑在减速器右盖(15)的中心孔处,内齿套(25)的内孔加工有内齿,第一外齿套(13)的外侧加工有外齿,内齿套(25)刚好套装在第一外齿套(13)的外侧,内齿与外齿相互之间为齿侧隙过盈配合;
第一外齿套(13)与驱动齿轮(12)相啮合,驱动齿轮(12)的内孔加工有内齿,在支撑轴(9)上套装有第二外齿套(11),第二外齿套(11)的外侧有外齿,驱动齿轮(12)刚好配合套装在第二外齿套(11)的外侧;
第二外齿套(11)与内齿圈(8)相啮合,内齿圈(8)与差速器壳体相连接;
所述的第一外齿套(13)与驱动电机的转子轴(23)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轿车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外齿套(13)与驱动电机的转子轴(23)之间的连结结构是在转子轴(23)的端头内孔处加工有内直齿(20),第一外齿套(13)与内直齿(20)相互插入配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轿车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外齿套(11)与支撑轴(9)之间设有滚针轴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轿车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盘(7)与减速器右盖(15)之间连接有支撑杆(26),支撑杆(26)与支撑轴(9)相互间隔且在圆周上均匀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电动轿车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齿圈(8)与差速器壳体之间设有离合装置,所述的离合装置结构如下:内齿圈(8)的左部内孔与组成差速器壳体的差速器右壳体(5)之间设有第四轴承(27),内齿圈(8)的左部外侧套装有离合套(31),离合套(31)与内齿圈(8)之间为滚珠丝杠式连接,在离合套(31)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摩擦片(30)和第三摩擦片(33),在差速器右壳体(5)的侧面上设有与第三摩擦片(33)相配的第四摩擦片(34),在差速器右壳体(5)的右侧边固定连接有侧环板(28),侧环板(28)上设有与第二摩擦片(30)相配的第一摩擦片(29)。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电动轿车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所述的内齿圈(8)与差速器壳体之间设有离合装置,所述的离合装置结构如下:内齿圈(8)的左部内孔与组成差速器壳体的差速器右壳体(5)之间设有第四轴承(27),内齿圈(8)的左部外侧套装有离合套(31),离合套(31)与内齿圈(8)之间为滚珠丝杠式连接,在离合套(31)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摩擦片(30)和第三摩擦片(33),在离合套(31)的两端外侧套装有多个内摩擦片(45),内摩擦片(45)的内孔与离合套(31)之间为直齿式套装连接或花健式套装连接;差速器右壳(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离合器外壳(43),离合器外壳(43)右端固定连接有侧环板(28),在离合器外壳(43)的内侧设有与内摩擦片(45)相间隔设置的多个外摩擦片(44),外摩擦片(44)与离合器外壳(43)之间为直齿套装连接或花健式套装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电动轿车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齿圈(8)与差速器壳体之间设有离合装置,所述的离合装置结构如下:内齿圈(8)的左部内孔与组成差速器壳体的差速器右壳体(5)之间设有第四轴承(27),内齿圈(8)的左部外侧套装有离合套(31),离合套(31)与内齿圈(8)之间为滚珠丝杠式连接,在差速器右壳体(5)上连接有内锥套(40),内锥套(40)端头固定有内锥环(41),内锥环(41)与内锥套(40)内侧的锥面对称设置,在离合套(31)的外圆周面上固定有双锥摩擦片(42),双锥摩擦片(42)与内锥环(41)和内锥套(40)上的锥面相配合;所述锥面所形成的锥角为8°~2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金华齿轮箱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大连金华齿轮箱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1809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起重机的配重设备及具有其的起重机
- 下一篇:新式桁架-烟道式脱硝反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