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胸腰椎骨折微创手术复位杆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16691.5 | 申请日: | 2012-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540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何登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登伟 |
主分类号: | A61B17/68 | 分类号: | A61B17/68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周涌贺 |
地址: | 323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腰椎 骨折 手术 复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器材,尤其是一种用于胸腰椎骨折微创手术的复位杆。
背景技术
临床上在胸腰椎骨折中常常行后路手术,而且目前临床上治疗胸腰椎骨折越来越多使用后路微创手术,现在还没有一个很好的后路微创手术复位方法,后路手术对伤椎的复位要求较高,如果复位不好,则会残留后凸畸形,影响功能的恢复。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几个国外引进的脊柱手术微创内固定系统,如Sextent系统、SPIRIT系统等,因为使用了万向螺钉,复位时操作复杂繁琐,且复位力量较弱,不能获得伤椎的满意复位。这就需要一个简单方便实用的胸腰椎骨折微创手术复位杆来完成伤椎的复位,即达到满意的伤椎复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胸腰椎骨折微创手术复位杆,满足临床需求。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胸腰椎骨折微创手术复位杆,包括主体,主体包括横杆、固定在横杆上的竖杆,其中主体呈T字形结构,其中竖杆为空心圆筒结构,并横杆上开有与竖杆相通的中空口,其中竖杆的下端设有U形凹槽。该结构呈T形扳手形状,竖杆下端的U形凹槽可以插在微创切口内的椎弓根螺钉的尾端通道处,且U形凹槽卡住纵棒上,可以从中空口中放入螺母,在旋入螺帽时该复位棒在复位椎体骨折时还能防止螺钉出现旋转。
胸腰椎骨折复位过程中单纯撑开后往往主要对胸腰椎后柱的撑开,对前中柱的复位作用较弱。这种胸腰椎骨折微创手术复位杆竖杆上在微创通道皮肤外面设有用于固定撑开器的卡环,在复位时撑开器撑开卡环时,手术医师将复位杆上端固定,使撑开的效应主要体现在骨折椎体前中柱上。
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简单,通过插入空心套筒并将U形凹槽卡在纵棒后防止旋转,且竖杆上设有卡环设计,便于撑开,达到了伤椎前中柱的有效撑开,操作简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应用安全,填补了领域内的空白,值得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附图标记说明:主体1,横杆1-1,竖杆1-2,卡环2,U形凹槽3,中空口4,纵棒5,螺钉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附图:这种胸腰椎骨折微创手术复位杆,包括主体1,其中主体1包括横杆1-1、固定在横杆1-1上的竖杆1-2,其中主体1呈T字形结构,其中竖杆1-2为空心圆筒结构,并横杆1-1上开有与竖杆1-2相通的中空口4,其中竖杆1-2的下端设有U形凹槽3。竖杆1-2上设有用于固定撑开器的卡环2。
在胸腰椎骨折微创手术中,小切口内已经置入带通道的椎弓根螺钉6,此时可以实施该复位步骤。如附图3,先置入伤椎上下相邻的椎弓根尾翼通道处,即将竖杆1-2插在椎弓根通道至U形凹槽3卡住纵棒5上,在中空口4置入螺帽和改锥。此时将撑开器的两个头固定在两个复位杆上位于皮肤外面的卡环2上,保持顶端适当加压,而下端的U形凹槽3撑开器撑开,即可得到满意的伤椎复位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复位效果好,值得应用推广。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通过参考优选的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是,本专业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作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各样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登伟,未经何登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166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处理重传数据的方法及基站
- 下一篇:一种笔式显微镜的装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