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载非农药作物杀菌喷雾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13084.3 | 申请日: | 2012-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881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董邦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邦荣 |
主分类号: | A01M7/00 | 分类号: | A01M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8 北京市方***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农药 作物 杀菌 喷雾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非农药作物杀菌喷雾器。
背景技术
目前的作物杀菌方法,是使用各种农药来达到杀菌的目的的,但农药残留却给人们带来了可怕的后患,农药使用后一个时期内没有被分解而残留于生物体、收获物、土壤、水体、大气中,施用于作物上的农药,其中一部分附着于作物上,一部分散落在土壤、大气和水等环境中,环境残存的农药中的一部分又会被植物吸收。残留农药直接通过植物果实或水、大气到达人、畜体内,或通过环境、食物链最终传递给人、畜。残留的农药在人体内代谢速度很慢,累积时间长,在人体内残留主要集中在脂肪中。由于农药残留对人和生物危害很大,各国对农药的施用都进行严格的管理,并对食品中农药残留容许量作了规定。如日本对农药实行登记制度,一旦确认某种农药对人畜有害,政府便限制或禁止销售和使用,而使用非农药作物杀菌喷雾器,可以做到完全没有污染,环保,而且节能。
现行的农作物杀菌,都是人工作业,但是人工作业范围小,效率低下,不能适应现代化农业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载非农药作物杀菌喷雾器,不但可以有效的杀灭作物的各种病菌,成本低、效果好,而且作业范围广,高效环保。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车载非农药作物杀菌喷雾器,由作业车辆、控制器、水箱、臭氧一体机、发电机和水泵组成;特征是水箱、臭氧一体机、发电机和水泵设在作业车辆上面,水箱设在车厢的前端,水箱后面设置臭氧一体机,水泵固定在车厢的后端,水泵上面设有发电机。
所述水泵与水箱之间设有水管,水泵与臭氧一体机之间设有耐臭氧水管道,水泵为臭氧水气混合泵。
所述臭氧一体机内设有臭氧尾气分离罐和无电臭氧毁灭器;所述臭氧一体机上接有喷杆,喷杆连接有喷头。
所述控制器设在车辆驾驶室内,所述作业车辆因不同的用途采用不同的车辆。
原理:杀菌消毒没有残留,原材料为空气和水,没有任何残留,没有二次污染,绿色环保杀菌。浓度高,杀菌效果好,短时间内即可完成杀菌,可用于农作物的杀菌;如果树,蔬菜,茶叶,棉花,烟叶,小麦,药材,玉米,花生,豆类等;畜牧养殖:养鸡场,养猪场等;水产养殖水杀菌;园林绿化方面;农村安全饮水、水厂、小区供水杀菌;污水、废水、垃圾液、泳池水、海洋馆水杀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臭氧一体机产生的臭氧在水泵内溶于水中,然后经过喷杆、喷头喷洒到作物上,可以有效的杀灭作物的各种病菌,成本低、效果好,而且作业范围广,提高了效率,缩短了施药时间,为农作物的生长保驾护航,有极强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中所示:1、发电机;2、水泵;3、臭氧一体机;4、水箱;5、作业车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加以说明:
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非农药作物杀菌喷雾器,由作业车辆(5)、控制器、水箱(4)、臭氧一体机(3)、发电机(1)和水泵(2)组成;特征是水箱(4)、臭氧一体机(3)、发电机(1)和水泵(2)设在作业车辆(5)上面,水箱(4)设在作业车辆(5)的车厢前端,水箱(4)后面设置臭氧一体机(3),水泵(2)固定在作业车辆(4)的车厢后端,水泵(2)上面设有发电机(1)。所述水泵(2)与水箱(4)之间设有水管,水泵(2)与臭氧一体机(3)之间设有耐臭氧水管道,水泵(2)为臭氧水气混合泵。所述臭氧一体机(3)内设有臭氧尾气分离罐和无电臭氧毁灭器;所述臭氧一体机(3)上接有喷杆,喷杆连接有喷头。所述控制器设在车辆驾驶室内,所述作业车辆(5)因不同的用途采用不同的车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非农药作物杀菌喷雾器利用臭氧杀菌原理,调节臭氧的产量和溶于水中的合理浓度,直接杀灭病、毒、菌、卵及弱体虫,适用各种农作物。
以上所述仅为本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新型可以有各种变化,凡在本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邦荣,未经董邦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130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