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体内病灶体表定位贴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11956.2 | 申请日: | 2012-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656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张泽立;黄齐兵;苏雨行;张源;王广辉;周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泽立 |
主分类号: | A61B19/00 | 分类号: | A61B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12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内 病灶 体表 定位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CT或M RI给病人体内病灶体表定位的装置。
背景技术:
CT或MRI等医疗设备是检查人体病变主要医疗器械。通过CT或MRI扫描后可以查出人体内是否有病变和病灶的大小,以及离体表最近的位置,但是这种定位准确性比较差,不能准确地定出离体表最近的精确位置,也就为后期治疗带来诸多不便。例如,在颅内病变如脑出血、脑脓肿、大脑凸面及矢状窦旁脑膜瘤、胶质瘤等疾病手术前,需要进行病变的定位和头皮切口的设计,目前切口大部分依靠传统的外耳道、眉弓、枕外粗隆、矢状线等解剖结构间接定位设计,而上述解剖结构距离病变位置往往较远,大大降低了定位的精确性,如果骨瓣位置偏离病变,会增加手术的难度,并影响手术的效果。为了解决上述不足,医学工作者发明了多种体外定位的方法,如国家知识产权局2002年12月11日公开的,申请号为01114937.X,名称为体表标记CT、MRI定位衣、2006年2月22日公开的,申请号为200520080119.0,名称为磁共振肝脏病灶体表定位带和2008年5月14日公开的,申请号为200720155805.9,名称为脑内血肿穿刺定位带三项专利申请说明书,在解决体内病灶体表定位的准确性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他们采取的方法还不够精确,影响后期治疗。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体内病灶体外定位不够精确的缺点,提供一种更为精确、可靠、方便的定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基础层和固定在基础层上的显影条,其技术要点是:基础层上带有通孔,基础层的纵向固定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显影条,显影条均由两段或两段以上串联构成,显影条中相邻的两段分别带有不同数量的显影线。
使用时,通过阅读原始检查的CT或M RI资料对病灶做出初步定位,然后将本定位贴平行于扫描基线、中心对准初步定位位置固定在头皮上,再次进行CT或MRI检查(MRI检查时可根据病变位置调整粘贴方向,如矢状窦旁脑膜瘤可使定位线平行于矢状线粘贴),根据显影的定位线与病变的相对位置精确定位。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定位准确迅速,制作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为该定位贴片的主视图;
图2图1的A——A剖视图的放大图。
其中,1——基础层;2——显影条;3——通孔;4——粘胶层;5——粘胶保护层。,其中,第一段显影条为一根显影线,第二段显影条为两根显影线,第三段显影条为三根显影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进一步详述:本实用新型包括基础层1和固定在基础层1上的显影条2,为了能够在人体表面方便地标出最佳治疗位置,基础层1上带有通孔3,通孔3可以是方孔,也可以是圆孔、菱形孔,以及其他的异形孔等。基础层1的纵向固定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显影条2, 显影条2由两段或两段以上串联构成,显影条2中相邻的两段分别带有不同数量的显影线,例如,显影条2由三段串联构成,第一段显影条为一根显影线,第二段显影条为两根显影线,第三段显影条为三根显影线,依次类推,显影条2可以制作成多段结构。显影条2也可以为由两段或两段以上构成基本单元进行循环连接构成,例如,显影条2由一、二、三根显影线串联构成基本单元,再与由一、二、三根显影线串联构成的基本单元进行串联构成整条显影条2,同理,也可以进行其他组合。这样,通过设定两条相邻显影条2的距离和设定组成每条显影条2各段的长度,就可以清楚的显示出,显影条2与病灶的之间的纵向和横向的对应位置,从而实现体表精确定位。本实用新型可以用胶带固定在人体的体表上;为了方便固定,在本实用新型基础层1的一侧带有粘胶层4,粘胶层4的外侧带有粘胶保护层5构成,粘胶层4可以覆盖基础层1一侧的全部,也可以为局部。显影条2上的显影线可以是金属丝、充满显影液的显影管或其它结构形式的显影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泽立,未经张泽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119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轴承拆卸组装装置
- 下一篇:一种压紧驱动防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