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免充气轮胎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98565.1 | 申请日: | 2012-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429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如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晨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7/00 | 分类号: | B60C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62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充气 轮胎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于一种车用轮胎,特别涉及用于自行车、摩托车和汽车等所用的免充气轮胎。
技术背景
目前,现有的免充气车轮胎有在轮胎内填充具有弹性的软体物、有在车轮胎上加入加强筋、有在轮胎内设置有通孔等等,方法各异。如国家公布的发明专利申请号为“200810090158.7的“免充气轮胎”,主要由增强环形带和多个连接辐条连接产生轮胎的减震功能,为此这种轮胎结构制造复杂,成本高,质量难于保证,又如国家公布的发明专利申请号为200910073699.3的“具有拱形空腔的免充气轮胎”,该发明主要由轮胎内的“S形腔室”和连接“S形腔室”的“定位拱桥”形成轮胎免充气的减震功能,为此,这种结构安装使用比较困难,难以普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免充气轮胎上述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具有良好减震性能的免充气轮胎。
一种新型免充气轮胎,包括有轮胎体,所述的轮胎体上均匀环形分布有一排或多排若干个通孔,该通孔以轮胎体中心轴为中心成360°均匀分布在轮胎体上,通孔横穿轮胎体两侧,该轮胎体两侧上设置有凹形卡槽。
上述的通孔与轮胎体的中心轴线成15-45°角分布。
上述的若干个通孔间隔相交分布在轮胎体上。
上述的通孔由两段与轮胎体中心轴线成15-45°分布等长孔构成。
上述的通孔分为内排孔和外排孔,所述的内排孔位于两外排孔的中间位置,形成倒置三角形结构分布。
上述的内排孔直径小于外排孔直径的1/5、1/3或1/2。
上述的凹形卡槽为圆形、方形或梯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轮胎体上圆周分布满有多排多个通孔,使其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
2、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通孔分为内排孔和外排孔,内排孔位于两外排孔的中间位置,形成倒置三角形结构分布,使其减震效果更明显,使用更加舒适、耐用。
3、由于本实用新型在轮胎体内径边沿两侧设置有用凹形卡槽,使其轮胎能牢固的镶嵌在车轮毂上,不易脱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图2的A-A的剖视图。
图4为图2的A-A的剖视图的另一结构图。
图5为图2的A-A的剖视图的另一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3所示的新型免充气轮胎包括有轮胎体1,该轮胎体1上均匀环形分布有多排若干个通孔2,该通孔2以轮胎体中心轴为中心成360°均匀分布在轮胎体1上,通孔2横穿轮胎体1两侧,通孔2分为内排孔21和外排孔22,内排孔21位于两外排孔22的中间位置,形成倒置三角形结构分布。内排孔21直径小于外排孔22直径的1/5、1/3或1/2。该轮胎体1两侧上设置有用于将轮胎体1镶嵌在车轮毂上的凹形卡槽3,该凹形卡槽3可为圆形、方形或梯形。
实施例二: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结构如图4所示:通孔2间隔相交分布在轮胎体1上,并且通孔2与轮胎体1的中心轴线成15-45°角分布。即相邻的两通孔2分别以轮胎体1的中心轴线成正反15-45°角相交相间隔分布。其余同实施例一。
实施例三: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结构如图5所示:所述的通孔2由两段与轮胎体1中心轴线成正反15-45°分布等长孔23、24构成。其余同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晨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晨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985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设有双重开关的吸油烟机
- 下一篇:一种座便器